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吴恢友
[导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数学知识,更需要掌握深层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也逐渐增加,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信心不足。而趣味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大程度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趣味教学模式,然后分析了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以

吴恢友   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下美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数学知识,更需要掌握深层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也逐渐增加,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信心不足。而趣味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大程度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趣味教学模式,然后分析了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45-02

        引言:趣味教学是加强小学数学课堂互动,调动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它也可以解决目前小学数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趣味教学模式是学生展开学习的绝佳载体。一个优秀的趣味教学模式构建,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本文便是从趣味教学模式的内涵入手,尝试探究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教学应用的实践思考。
        一、关于趣味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
        (一)趣味教学模式的内涵
        趣味教学模式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核心内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借助趣味性的教学资源、教学情境、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材料和手段,以一定的方式营造以学生的心理情趣为主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愉悦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趣味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乐于学、愿意学。
        (二)趣味教学模式的要求
        趣味教学模式的要求主要有三:第一、教学趣味性贯穿始终。趣味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趣味性,教学内容编排要具备趣味性,教学过程设计要具备趣味性,教学语言讲述具备趣味性。通过全方位的趣味性建设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第二,教学趣味要恰当其分。趣味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随时随地滥用趣味资源实现教学效果,教师在融入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尺度,整堂课要有进有退,保证趣味性和适度性相互作用。第三,教学趣味要以学生为主。教学趣味性最关键的是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状态随时变化课堂节奏。
        (三)趣味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构建
        趣味教学模式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与构建要求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教师要明确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把握数学课堂的重点与难点,突出其核心与关键。第二,教师要采用多种趣味资源提高课堂与学生学习的融合,教师要用视频、图片以及PPT多个方式增加两者的结合。第三,教师要合理把握趣味性与教学性二者的融洽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趣味讲授,要合理利用它的特点。
        二、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趣味教学模式具有活泼有趣的特征,其本身就是要把知识通过趣味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吸引力,把学生留在课堂。最关键通过趣味教学模式,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其灵活自主学习。
        (二)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趣味教学模式具有亲切可爱的特征,其模式因为其趣味性,能够给学生一种易接触、易学习的印象。以往教师的威严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的压力和紧张感。因此趣味教学模式可以解决教师是课堂主体的问题,教师可以亲切地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可以直接询问教师的疑惑,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刺激学生的创造性,保证数学学习的长期性
        趣味教学模式最深层的教学追求在于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这与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追求是一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能够发挥自我创新能力,从而能够保证在数学学习中的长期探索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运用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用丰富有趣的数学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引入课堂。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接触的教学资源都比较少,而且教学资源都比较单一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对数学课本知识的理解也比较浅显,学生的学习深度也无法得到有效拓展。通过趣味性教学资源的助力,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趣味盎然,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比如动画、视频、图画、教具等多种资源实现趣味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
        以义教教科书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中加减混合运算为例说明。首先教师在课堂引入环节,教师要通过播放一个类似于击鼓传花的音频,给学生出示之前学习的加减法算式运算,进行“小火车跑不停”进行复习。其次教师逐步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加减法好朋友”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教材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算式,要从左往右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最后教师要制作一些算式动画,包括正确的算式过程和错误的算式过程,让学生都当个“小侦探”,看看算式的真与假,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际的教学教具,去数字和运算符号,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正确的加减混合运算和错误的加减混合运算案例,真正在课堂中实现教学目标。
        (二)构建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构建趣味盎然的数学教学情境,融学生于有趣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教学情境是学生提高学习专注度的重要手段,一般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师构建的只是单一的教学环境,把知识紧紧地塞在情境中,忽视了情境教学的感染性和体验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构建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比赛竞争等多种教学情境手段,教师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这是实现趣味教学模式的关键。
        以义教教科书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中乘法结合律为例说明。首先教师在课堂引入环节,可以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活动,来帮各个数字“找朋友”,让学生找出相乘得到结果是整数的一类数归类,成为“好朋友”,如4乘5、25得到的结果是整数,8乘125得到的结果是整数,所以4与5、25是“好拍档”, 8与125是“好拍档”。其次在教学重点环节,教师可以出示结合具体的教材案例,让学生在“找数字朋友”的过程中发现简便的两个数可以先组成“朋友”,然后再去乘第三个数达到简便运算的结果。如:例题25*5*2=?,学生可以找出2和5是“好朋友”,两个先相乘得10,再乘以25得250,这样计算会比从左往右顺序计算简单的多。最后教师在实践演练的具体环节,教师可以把学生组成几个小组,进行找朋友大赛,教师通过多个算式展示,让学生比一比看谁找的快、找的准,从而实现趣味教学。
        (三)巧用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语言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巧用趣味性的数学教学语言,降低学生的学习戒备心理,让学生在教师亲切的引导和关怀下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教师要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有趣的语言可以使授课过程变得风趣幽默、诙谐有趣。数学语言是逻辑思考的结果,是严谨论证的结论。因此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为保证知识传达的准确性所使用的专业语言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度,但学生对教师也不敢进行发问,导致教学的效果也打了折扣。利用诙谐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是趣味教学模式的有益环节。
以义教教科书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轴对称为例说明。首先我在课堂引入环节,通过“卖关子”的形式,讲述自己要给同学们变个魔术:“轴对称图形的秘密”。我在多媒体上展示半个简单的窗花剪纸图片,通过对称轴还原整张窗花剪纸,还可以通过现实中轴对称图形视频展示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上来。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细心、耐心地给学生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以及对称轴的确定方法。通过此类的方法实现趣味教学。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趣味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融于趣味教学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可结合巧用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构建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运用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等策略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静.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7):258-258.
[2]吕渝.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上趣味教学的有效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3):157-157.
[3]吕晓雯.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教研版),2019(03):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