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吴云霞
[导读] 本文就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促进小学音乐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所要研究的重点。小学音乐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点学科,但是实际的教学中,音乐课程常常被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所忽视。音乐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能够促进与其他学科间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就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促进小学音乐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学习能力
1 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现阶段小学音乐在学校中呈现出不被重视的状态,这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阻碍。部分学校存在只重视学生文化水平的现象,艺术课堂也被占用进行文化知识讲解,学生艺术水平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被忽略,学生的情感以及鉴赏能力也不能通过艺术课程实现有效的培养。部分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也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自身并不具备一个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榜样,在榜样作用的影响下学生的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忽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在实际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也导致其变成一种课间活动。从教师角度来说,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依旧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这已经不能实现时代发展与需求的有效满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也有一定的抑制。音乐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利用硬性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灌输,这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极大的打击,同时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有不利作用。
2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策略
2.1  教师要灵活运用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以比较常用的情境教学法为例,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更快、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春来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黑板上展现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集体的力量不断补充完善,然后上课伊始播放耳熟能详的歌曲《小燕子》,从声音和画面上都营造出一种春天归来、万物复苏的景象,从而为学生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在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回忆一下划船游玩的景象和感受,然后利用教学多媒体播放和展示课件内容,这样有效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另外,教师也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其他教学方法,避免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使教学活动更加新颖、灵活。
2.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加强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
        教师与学生受传授教学理念的影响,对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音乐学习不重要。为此应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这种理念,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音乐、爱上音乐。音乐本身是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师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通过有效的手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使得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进而产生了解音乐、体会音乐的欲望。为此首先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都喜爱哪些音乐。例如在第一节音乐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不同。有的学生对音乐有较深的理解,而有的学生则对音乐没有什么了解。学生说完自己的看法以后,教师也可以说说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认识。在之后的课堂时间内,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了彼此喜爱的歌曲。通过这种方式,营造了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受轻松、愉快。使得学生对音乐具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以后的音乐课堂教学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不断加强小学音乐教学课外巩固和拓展提高
        提升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巩固强化。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作业,以检测和掌握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课业布置上应该紧扣课堂教学主题,避免南辕北辙,注重教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同时保留一定的创作空间,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另外,积极鼓励学生们参与音乐社团活动,并适当进行组织引导,提高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并且通过设置演出环节充分发挥小学生的音乐才能,不断积累音乐学习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保证音乐教学活动持续向上发展。
2.4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升鉴赏能力
        小学阶段对音乐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接触音乐的一个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实现对音乐基础的奠定,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最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进行培养的目标。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当与否会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为了避免由于教师的批评而使学生的兴趣遭受打击,教师应该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对应的对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心,从而有更好的艺术能力发展。教师在对学生的欣赏能力进行提升时,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我们将具体方式做成总结列于以下几点中。(1)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培养欣赏能力。想要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出色,必须要使学生自身对乐曲欣赏产生兴趣,必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中发现作品的情感,理解音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情感共鸣。而因音乐的情境是一种不具体又确实存在的东西,这就更加的考验教师的引导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如身临其境般的进入音乐的世界中去,从而体验它的美妙。目前流行音乐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喜好,播放流行音乐给学生,既符合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起到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进入乐曲的情境。(2)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设备已在各种学校教室中广泛出现,它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等影像,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中能更加直白。例如,在教师讲解《义勇军进行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歌曲的背景历史。以及相关音频影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也能让学生在音乐中理解过去生活的不易,从而理解国歌一字一句的真正含义,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多媒体直观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不同感觉上的刺激,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
2.5 拓展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音乐是一项重要艺术,对人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还要借助音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挖掘音乐教材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在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核心素养教学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就需要加大对核心素养理念的应用,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进而充实整个教学内容。在多样化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在音乐学习、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上有所提升、有所收获,使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中,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力,使音乐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柏艳.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问题与策略[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34(001):41-42.
[2]陈月平.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分析与策略探讨[J]. 北方音乐, 2018, 038(023):154-155.
[3]乔永.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音乐素养[J]. 小学, 2018(27):266-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