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可见德育在人才培养中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德育工作大多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形式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甚至让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在这种强迫接受式教学中,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发挥最大的效应。因此在体育教学等活动式课程中开展德育工作,对于提升德育成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初中体育;渗透策略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通过合理的德育教育内容,使学生具备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在心理、身体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体育德育教育现状
理念的更新,使得体育学科的“调感情”“强意志”的育人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不少体育教师投入到了力促青少年德技相长、身心统一的教学探索中。但由于对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概念的认知不足,德育渗透问题重重:
首先理论渗透与教学活动割裂,德育教育僵化。有的教师将德育渗透片面地理解为理论说教,在体育课堂中花大量的时间将德育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体育课堂变成了变相的“思政课”,不仅大量地占用了学生的锻炼时间,而且违背了隐蔽、间接的德育渗透特点。
其次德育渗透随意性强,内容选择无层次。初中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德育渗透活动绝大部分是因方时的“心血来潮”引起的,德育的内容与主题教材关联性小,融合困难,德育渗透生硬刻板,且毫无章法。在选择德育内容时,教师更是很少会考虑体育学科的学科特性,将各式各样的德育教育目标“一股脑儿”地投入德育教育中,过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影响了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发挥。
问题的存在说明了革新的迫切,要想在初中体育教育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我们就必须正视并规避以上教学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合理的方法完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包含了诸多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创新体育课堂模式,促进德育质量的提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与体育锻炼之中,强化学生亲身体验。其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需要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日常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内心之中也有一个标准,受到爱戴和尊敬的老师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就是教师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初中教育中学生已经其有分辨十分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首先就要求教师做好表率,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其次,体育常规教学内容包括集合、整队、着装等多项内容,体育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这此准备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此活动是开展德育的重要机遇。例如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进行合理着装,避免不适合体育运动的着装出现,在这种规则与纪律意识要求下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第三,是创新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也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游戏教学法来呈现德育教育内容,包括信任背摔、同心圆等。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规则,拓宽学生视野,弥补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德育工作的不足。
2、明确德育目标
体育教学中包括多个环节,例如课堂设计、课堂活动组织、课堂教学评价等,虽然教材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限定,但在德育教学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没有进行明确。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首先明确德育目标,突出体育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渗人到不同体育项目之中。
例如,在田径项目中,作为最早出现的体育运动其主要比拼的是人的力量、速度与耐力;在竞赛中能够实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当然在这此目标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品德内涵。在田径项目教学中即可以对学生进行不服输,永争争先精神的培养。又如在足球、篮球等项目教学中,这此运动都属于集体性的,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其备集体精神才能有效参与。所以在类似项目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即可以聚焦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强烈的荣誉感与集体意识。
3、拓展德育路径
(1)体育赛事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男同学对体育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关心某此体育项目比赛情况,而且每个学生心中也拥有一个崇拜的体育明星。体育明星努力训练,勇于奋斗的精神也感染着这此学生,这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契机。所以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发挥国际性体育赛事与体育明星的作用,强化学生品德个性化的培养。
例如,在奥运会、田径运动会等国际赛事中,教师可以开展横向德育教育,不断激励学生热爱体育,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而在足球项目比赛中则突出对学生团结互助与约束力的培养。
(2)励志故事
在国内外著名体育明星养成中往往伴随着许多的励志故事。例如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以及残疾体育运动员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隐藏着自己的奋斗故事。通过他们的奋斗经历和为国争光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品味其中的德育内容。同时这此体育故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品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故事的作用能够为学生品德成长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3)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同时课外活动也为学生之间交流提供良好契机,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课外活动其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任何体育活动都可以借助课外活动开展。
例如,初中体育中组织学生登山、越野跑、徒步拉练中都需要学生克服自己品德、意志力等方面的不足,按照教师的要求、集体荣誉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在同学协作、自我拼搏之中完成运动项目。这此思想品德内容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中,在学生不断实践中去体验,才能逐步收到良好成效。
三、结语
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体育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志.浅谈初中体育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J].新一代,2017,(23):176.
[2]徐林.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