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董旭梅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为之后的数学教学奠定基础的阶段。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为之后的数学教学奠定基础的阶段。然而观察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不难发现,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离甚远,加上教师一味采用单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在拉近学科教学与生活实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情境;习题训练;实践活动
        数学本身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且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有力载体。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回归生活,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能够摒弃传统以灌输式为主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能够凭借对客观事物的了解深化数学知识的学习。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为最终实现高效化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一、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年龄的限制,思维以及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在面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或是存在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将枯燥、单调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透过熟知的生活现象和情境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促进高效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小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的形式感受小数在生活的运用。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品作为商品买卖的道具,并给商品贴上小数形式的价签,让学生通过参加商品买卖活动的形式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买多个商品以及找零的形式感受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如此,便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形式呈现了出来,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着课堂教学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下去。
        二、布置生活化习题训练,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观察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往往在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后,让学生通过反复、大量做题的形式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题海战术式的习题练习方式很容易令学生产生疲惫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习题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化习题训练的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习题,比如:铭铭的妈妈下班后去超市购物,她买蔬菜花了16元,买水果花了15元,买鱼和肉类花了34元,那么她总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思考如何利用加法结合律的知识进行解答,从而使运算变得更加简单一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给学生设置一些趣味性和生活性较强的课后习题,使学生通过做题的形式巩固知识。如此,通过生活化习题的引入和设置,将枯燥、单调的习题训练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强化了学生参与课后习题训练的兴趣,使学生的解题能和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提升数学能力素养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同样重要,并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无穷魅力,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概念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并逐步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
        例如,完成“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为了增强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能力,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到公园或是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花的数量,以分类整理的形式将不同花的数据记录下来;或是到动物园参观,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此,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将学科的实用价值和作用充分显现了出来。
        总之,生活化教学作为与数学学科特征相符的教育组织形式,在降低知识难度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巧妙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力整合,并最终完成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教育,2016
        [2]张俊英.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