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系统在临床的设计和应用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8期   作者:晁飞燕
[导读] 超声、放射等特检项目是临床医生为病人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
        摘要:超声、放射等特检项目是临床医生为病人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PACS系统可有效解决图像信息高效实时存储、读取便捷、提高诊断水平、节省大量存储介质等系列问题,是数字化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
        关键词:PACS;虚拟化;接口;数字化
一、前言
        PACS系统即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是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简称。数字化图形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融合使医学影像资料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息,实现对医学影像资料的高效采集、存储、处理及传输,有助于提高医生诊断准确性和信息共享。
二、PACS 系统上线前后对比
1、PACS系统上线前
        医生开具纸质检查申请,手工进行病人信息登记,手工在检查设备上位机上录入病人信息进行检查,医生根据工作站上显示的检查图像在另一系统中写报告、打印胶片。病人等待结果出来后,自行将报告和胶片拿给临床医生继续问诊。
2、PACS系统上线后
        医生在HIS系统中开具检查申请单,病人凭就诊卡即可在PACS系统刷卡自动登记,检查项目一目了然。导诊护士确认后,病人信息自动上传到相应设备的工作站,检查完毕后,图像自动传入PACS系统,医生根据上传图像出具报告。临床医生可根据检查申请单随时调阅检查结果。
3、系统上线前后对比如表1所示。
检查各环节    PACS系统上线前操作    PACS系统上线后操作
登记    手工登记病人信息    刷就诊卡自动读取
图像采集    手工登记病人信息    病人列表自动读取
查看图像写检查报告    图像显示和写报告系统分属不同系统    图像和报告在同一系统完成,且可调用报告模板提高出具报告速度,规范报告样式
临床医生    只能根据病人拿回的胶片和报告分析病情、出具治疗方案    可在HIS系统随时调出病人检查报告及图像,并可根据需要调整图像显示,提高诊疗准确性和效率
表1 PACS系统上线前后对比

三、PACS系统设计流程
        1、预约登记
        患者持就诊卡由导诊护士刷卡登记,病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及所作检查项目、部位即刻显示在登记系统中,导诊护士确认后将病人安排到相应检查设备间如CT室、MR室等候诊。同时,患者信息自动上传到检查设备的上位机中。避免了手工登记的繁琐,保证了信息源的准确性。登记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登记
        2、图像采集
        检查技师对病人进行检查后采集的图像一方面在本地上位机上存储,另一方面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和接口程序上传至PACS服务器中。
        3、检查报告
        打开上传到PACS系统中的图像,医生在影像诊断界面可进行全幅图像或局部图像处理,包括对比度、亮度,锐度、灰度变换、铝齿校正中值滤波等操作,提供直线、矩形、椭圆和文字标识r具及长度、角度和面积测量。当全幅图像超过显示的窗口时,可用鼠标拖动图像漫游查看,并提供放大、缩小、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反转片等功能,有利于发现小的病灶。
        另外为提高出具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已编辑好各部位、各疾病的影像描述及诊断意见的可供选择的诊断报告模板。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简单修改,即可快速完成一个检查报告。
        4、分级审核
        系统可随时跟踪检查报告书写进度,如“书写中”、“待审核”、“审核中”、“审核未打印”、“审核已打印”等几个状态。医生写完后,应由更高级别的医生进行审核,方可打印并应用于临床。如图2所示。
       
        图2 检查报告分级审核
四、系统开发难点及注意问题
        1、PACS与各检查设备的接口
        与系统相关的检查设备包括CT、MR、DR、超声、内镜等,而且分属不同供应商,因此与各设备做好接口是信息传递的关键。PACS系统根据病人的ID号,在登记时生成自己的病人唯一标识号,并以此进行相关数据的读写和存储。
        2、PACS与HIS系统的接口
    PACS系统从HIS系统接收病人信息,并按自己的格式在数据库中插入记录,将采集的图像和报告以不同格式存放,并将关键字段形成视图,以作为HIS系统读取图像和报告的索引。这样临床医生可在HIS系统中根据申请单实时调取图像和报告,以便快速为病人做出准确诊断。
        3、影像资料的存储
        每位患者检查都会产生大量图片和报告,其中图片大多以Dcm格式文件存储,但由于该格式文件动辄几十甚至几百兆大小根本不适合远程传输,必须转换为较小的JPG格式文件。所以对PACS服务器的存储要求格外高。一方面采用虚拟化技术无需上新服务器,即可获得海量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在服务器端自动完成图像格式转换,使客户端用户感觉不到读取速度慢。对数据库指定定时任务,在每晚空闲时间进行备份,告别了过去用光盘进行定期备份的落后模式。
        4、网络硬件的支持
        由于该系统涉及的硬件设备多,基本覆盖全院重要检查项目的设备,各系统只有稳定安全连接才能实现交互良好及指令下达、传递和数据上传的自动化、一体化。由于传递图像文件较大,对网速要求也格外高。针对系统上线后临床反映的系统慢、找不到图像等问题,优化了网络架构、交换机设置,并对陈旧网络设备进行更换。网络架构及各系统间数据访问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网络架构图
        5、系统初始配置
        5.1根据医院实际设备情况,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中做好设备维护,便于登记和写报告人员按设备读取病人信息,可提高查找速度,缩短出具报告时间。
        5.2做好系统使用者字典维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账号和系统使用权限,如写报告、审核报告、制作模板、修改系统参数等。不同人的登录及操作均有痕迹记录,可避免医疗纠纷。
        5.3检查报告模板的制作应由专人编辑,分病种、分部位分类编写。可避免出具报告格式的不统一和不规范,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院形象。
        五、结语
        PACS系统的使用,取代了过去大量手工操作,图像和报告的存储更安全可靠,检查报告的书写更加规范,并且可以同时调出患者的CT、MR、超声等多个图文结果进行对比,提高了诊断水平,加快了诊断速度,减少了患者等待滞留时间。对于临床科室,数字化的存储、传输,读取,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快速、方便、灵活的阅片方式,便于影像学科与临床科室医生之间进行影像学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建立了开放式的医学影像应用平台,有效地将所有影像设备进行互联,将医学影像的高效应用延伸到了医院各临床科室,提高了临床科室医生的诊断、治疗水平,使医学影像资源达到充分共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