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刘东
[导读] 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选用及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摘要: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选用及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会影响着农作物生产的质量及效率。因此,在农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应当着重选择高产栽培技术,并科学、有效地选择病虫害防治手段,从而为农作物的稳定、健康、正常生长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对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意在为提升农作物产量及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农业一直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作物种植也是大部分农民赖以生存的手段。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农业新技术、新机械和新方法也持续出现,增加了农作物生产的产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就成为提升农作物栽培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次就对此进行简单分析。
        1农作物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控的意义
        进行农作物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对于农业生产有积极意义。首先是可以保障农作物安全生产,当前我国农业方面进行病虫害防治多是依赖化学药物的使用,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病虫害变异等问题,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落实生态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安全生产有积极意义。其次是可以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当亲农业生产朝向绿色生产、无害化生产和有机生产趋势发展,而传统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已难以满足要求,所以研究新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是可以提升环保成效,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病虫害的的发生,而且对于环境没有污染,不会破坏环境质量,所以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
        2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2.1合理挑选农作物的品种
        农作物种植者需要详细对农作物的种植区域进行分析,关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以及季节间相互衔接的实际特点,从而挑选季节内合适的农作物品种,便于为顺利栽培农作物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避免农作物在种植栽培期间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种植者需要对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加以重视。对于茬口早的农作物来说,应该挑选具有较强耐寒性且适合早播种的品种;对于茬口晚的农作物来说,应该选择适合晚播种的品种,才能保证农作物能够顺利生长,进一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栽培,推动农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2.2肥水管理技术
        肥水管理技术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尽相同。为强化肥水管理技术应用效果,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落实技术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要考虑到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比如,针对小麦锈病可施用磷肥。另外,要控制浇水量,提高农作物生长水平。如果地区干旱,就需要适当地多浇水,反之亦然。相关人员需要增加专业素养,将浇水量控制在最佳区间。
        2.3做好农作物轮作的整地工作
        农作物种植后的轮作环节直接影响着农作物后期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对于农作物种植者来说,应该按照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明确轮作的实际年限。通常来说,为了降低严重的病虫害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发生的几率,种植者应该在尽可能缩短轮作实际年限的同时,挑选最合适的轮作农作物,才能充分发挥出农作物的轮作工作对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另外,为了能够提高农作物栽培后的发芽率,种植者需要在播种农作物种子前,严格按照种植的要求,完成土地的翻整工作,通过对土壤进行有效的疏松,才能为农作物的顺利发芽以及后续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4科学播种
        确定农作物播种时间,这是农作物科学栽培的关键。

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以及农作物种类,科学确定播种时机,特别是一些可以种植两轮的作物,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同时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带来病虫害。以小麦为例,早播可能带来小麦腥黑穗菌冬孢子等病菌,还会影响产量。
        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3.1合理使用化学和物理防治技术
        在目前来说,进行病虫害防治最常用的技术就是化学和物理防治技术,各有各的优缺点。对于化学防治来说,短期效果明显,可以实现根治,但是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耐药性等问题。因此使用时要针对出现的病虫害以及可能的病虫害,选择对症的农药使用,这样可以提升防治的靶向性。对于物理防治来说,没有上述缺陷,但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一些方法十分依赖人工,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环境没有破坏。就这方面来说,种植人员可以借助人力、机械或者其他设备的使用,对出现过的病虫害的生长以及孵化环境进行破坏,以此阻止病虫害的繁育和生长,从根源上防治病虫害。在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为农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的全面提升。
        3.2药剂预防
        而在水稻生长后期则直接采用到“两喷”方法进行打药控害。首先一喷针对水稻剑叶叶枕进行施药,大约1-4天;然后二喷针对破口气水稻进行施药,主要是预防纹枯病、稻腐病、螟虫等等病虫害。特别是在针对稻腐病过程中,一般来说是在水稻破口期到来前进行7-10天左右的施药预防,如果遭遇多雨天气则需要在7天内加大药剂施用量,即7天两次喷药,采用到了井岗霉素、申嗪霉素等等生物药剂配合丙环·咪鲜胺等化学药剂进行综合防治,效果极佳。
        3.3化学防治技术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化学防治技术是最有效,同时也是最明显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选择使用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过程中,为保证病虫害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应当从农作物的实际生长及种植地的生态环境出发,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化学药物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另外,当选择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由于化学药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在选择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时,应当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的实际使用量,做到即达到病虫害防治效果,又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造成影响。例如,针对蛾类病虫害,可以选择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化学药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化学药剂的计量进行合理调整,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同时还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
        3.4健全病虫害防治系统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涉及到的因素较多,要想实现有效防治,需要完善病虫害防治系统。种植人员需要对本地区所种植农作物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清楚可能的病虫害种类,根据往年数据的收集,归纳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尤其要收集齐可能带来的损害信息。在其基础上,根据其危害性,使用合理手段进行治理,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损害。同时,当地政府部门要建立病虫害防治应急方案,对于突发病虫害进行及时应对和处理,避免扩散,尽量减少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农作物的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所以,要认真地研究农作物的生产要素,提升农作物生产水平。而农作物栽培技术对于农作物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以升级农作物栽培技术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与此同时,研究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我国要不断地提高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水平,保证农业产业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利.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4):97,101.
        [2]穆娴.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新农业,2019(2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