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包土涌水地层浅埋隧道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黄贤涌
[导读] 介绍青岙隧道出口砂包土、全风化涌水地层浅埋段施工技术。
        摘  要:介绍青岙隧道出口砂包土、全风化涌水地层浅埋段施工技术。
        关键词:温福铁路青岙隧道、砂包土、全风化基岩、浅埋隧道、涌水地层、施工技术
1、工程及地质概况
       温福铁路是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铁路。青岙隧道出口进洞段为第四系坡残积层粉质粘土夹碎石,厚5~6米;下伏全~强风化石英闪长岩,层厚约10~11米。围岩易坍塌,地表水不发育,但由于隧道右上方为山谷冲沟,现场地下水位高,涌水量大,砂包土遇水软化、易坍塌,承载力急剧下降,施工难度大。
2、施工方案
       青岙隧道出口进洞段地质为砂包土、全风化石英闪长岩涌水浅埋地段。设计、施工的总体思路是:采用隧道新奥法施工原理,利用监控测量技术,及时掌握开挖后围岩及地表的动态。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技术,加强围岩支护。施工采用三台阶开挖法,遵循“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快循环、强支护、紧封闭、勤测量”的施工原则,在监控测量指导下开展隧道的开挖与支护工作。采用超前大管棚与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Ⅰ20工字钢钢架加强,从而达到控制隧道变形、预防隧道坍塌,确保安全进洞。
        2.1洞口边、仰坡施工及地表处理
       洞口开挖及边仰坡施工:先测量放样洞门位置,确定开挖边线及开挖深度。施作洞顶截水沟及周围排水沟,防止冲刷、浸泡边坡。自上而下采用挖掘机开挖洞口仰坡,随后采用网喷支护封闭边坡。
       洞外地表处理措施:考虑洞身经过处上面为一条通采石场的公路,路内侧有一条边沟,为防止边沟内流水渗入洞身围岩,对沟底进行砂浆抹面。洞顶靠洞口段15米的地表铺盖防水布,防止雨水及地表水对洞身围岩造成危害。在地表布置监控测量点,每5米设1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设3个观测桩,分别布置在隧道开挖中线和两侧最宽处。每日观测2次,并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表沉降情报。
        2.2进洞施工方案
       根据洞口开挖所揭示土层为砂包土,下卧石英闪长岩全风化层,地下水位在隧道轨道顶以上6米处。为安全进洞,上台阶采用预留核心土作为进洞方案,采用导向墙加强支护。在已修整的仰坡上准确定位隧道中线,放出开挖线;然后根据拱部轮廓线施作2米宽的导向墙。在导向墙内埋设2根I16工字钢,间距1米;并预留φ108钢管的导向孔。导向墙基础应一次落底。在导向墙上打设长15米,外插角5°~10°,环向间距为40cm的φ108长管棚,并注浆加固拱圈土体,注浆压力2.5MPa。
        2.3洞身开挖及支护方案
       为确保隧道洞身施工的安全快速,本洞口采用三台阶法开挖。上台阶开挖不超过40米,中、下台阶紧跟,做到及时闭合成环。在洞身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地质及地下水的观测。遇到地下涌水、突泥等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排水、降水、堵水、加强支护,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上台阶开挖:采用预留核心土、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方案,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遵循短进尺、快循环、强支护的原则,开挖完成后采用钢架、锚杆、网喷联合支护。并及时埋设监控测量桩,为施工提供实时监测动态数据,对各类施工支护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在大管棚内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每一循环进尺控制在50~60cm。开挖结束后,马上施作初期支护。架立I20钢架,每榀间隔50~60cm,并铺设20×20cm的φ8钢筋网,打R25S15带排气的中空锚杆,锚杆间距80cm,L=4.0m;梅花型布置,然后喷射28cm厚的 C25混凝土。出大管棚后,先施作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间距40cm;前后环搭接长度>1.0m,并注浆饱满。
        考虑到砂包土和全风化基岩遇水变软,承载力下降,在钢架底部增设通长槽钢垫板。增加钢架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钢架和围岩变形。在隧道中部增设竖向钢架临时支撑,减少开挖中台阶钢架接腿时的沉降。在洞口段20榀范围内每榀钢架左右对称设置2根I20工字钢,底部设2米长的槽钢垫板,并用角钢连接焊成整体。
        中台阶开挖:由于该台阶位于地下水范围内,采取开槽降水的办法,先在隧道靠近边界2米处用挖掘机开一条深4米的降水槽,将水位降到该台阶开挖面以下。开挖时采用单侧、短进尺、快循环开挖的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落中台阶时的沉降量。由于标高位于水位线以下,立完钢架后,即刻对基部和侧壁打小导管进行双液注浆,底部打2排,侧壁3排注浆小导管,导管间距40×40cm,长度L=4.0m,从而达到固结土体、止水并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下台阶开挖:开挖前首先施作临时仰拱,使钢架闭合成环。洞口段钢架均采用I20钢架焊接闭合,纵向用4道I20工字钢将临时仰拱焊接成整体。采取预留核心土加竖向钢架保持对洞顶的支撑,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单侧开挖落下台阶。接完钢架腿后,在侧壁和隧底冒水位置按40×40cm间距打径向小导管双液注浆。
        小导管采用φ42mm的钢管制成,沿管体每20cm钻φ8mm孔,四周梅花状布设出浆孔,前端封闭并制成尖状。小导管安装时,用YT-28风钻开孔,开孔直径为42~50mm,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用带冲击的风钻将小导管顶入孔中,或直接用锤击插入钢管。用锚固剂封堵导管孔口周围土体空隙,用喷射混凝土施作止浆墙。小导管注浆最高压力严格控制在0.5Mpa以内,以防压裂工作面。控制进浆速度,一般每根导管双液总进浆量控制在30L/min以内。每根导管内注浆量由计算确定,若压力上升,流量减少,虽然注浆量未达到计算值,但孔口压力已达到0.5Mpa,结束注浆。
       
        仰拱开挖:由于地下水位高于仰拱,涌水对仰拱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仰拱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的结构安全。为了确保仰拱的施工质量,采取以下施工措施:仰拱一次施工长度6米,开挖后首先对基底采取小导管双液注浆封闭,保证仰拱不出现大的涌水;小流量引至中心排流。施工过程中开挖、立拱架、喷射混凝土各工序要求准备充分,衔接紧凑连续作业。
3、结论:
        (1)砂包土、全风化、涌水浅埋隧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较低,应严格遵循“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快循环、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在监控测量的指导下开展隧道的开挖与支护,做到仰拱及时闭合成环,二次衬砌紧跟。
        (2)监控地表沉降和初期支护变形情况,涌水地段,重视超前小导管,径向锁脚小导管的双液注浆。及时施作临时仰拱,形成闭合结构;必要时施作临时竖向支撑,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及塌方事故的发生。
        (3)地下水对洞身及施工带来极大危害。应采取开槽降水和井点降水相结合的办法,可防止突水、突泥,全风化围岩泡水失稳等病害的发生。
        (4)衬砌确保不渗、不漏,做到“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治水措施,全面铺挂防水板,施作盲沟和中心管沟,确保排水通畅。   
参考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
[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4-2005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3370.1-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