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与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莫宗文
[导读] 摘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要实现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质量的决策目标,就要科学合理管控好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最大程度确保工程决策、实施的各个环节保持着规范、真实、合法,就要引自全过程跟踪审计。
        金秀瑶族自治县审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  545799
        摘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要实现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质量的决策目标,就要科学合理管控好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最大程度确保工程决策、实施的各个环节保持着规范、真实、合法,就要引自全过程跟踪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将审计关口前移,扩大审计范围和深度,克服传统审计模式的不足,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对策
        1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
        1.1投资有效控制原则
        在实施跟踪审计时,要严格监管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重点关注项目的资金投入的合理、合规性,在满足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项目设计方案,节约建设资金,保证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充分发挥投资资金的效益。
        1.2质量严格管控原则
        在实施跟踪审计时,必须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要把质量管控作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监督项目各参建方完成各自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责任。
        1.3进度按期完工原则
        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时,要把工程项目按期完工交付使用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的目标进行管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交付使用,及时发挥投资资金的效益。
        2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征
        2.1全过程性
        全过程性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最显著的特征,从项目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审计机关均介入其中,审计人员深入到项目决策、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对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投标、合同订立、施工、变更签证、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环节有一个详细、客观、真实的认识,这有助于审计人员及时发现项目参建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提出审计建议、整改方案和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纠错功能,避免因决策失误、违反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不当等行为而付出不可逆转的损失。
        2.2动态性
        全过程跟踪审计则可以由审计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自己决定审计介入的时间点,可以分时段,或在重点分项工程施工时介入审计,使审计工作动态化,审计思路更加清晰,在短时间内减轻整理大量审计数据的压力,全程监督工程建设活动,解决传统审计模式无法解决的项目实施过程中立项决策在科学性,招标投标在合法性、程序性, 变更签证在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并已经形成事实但普遍没有纠错办法的难题。
        3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践中的局限性
        3.1 跟踪审计职能权限难以把握,审计目标偏离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参建各方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极易发生审计人员没有准确的把握自身审计工作的职责和工作性质,经常会介入到建设单位的职能管理工作当中,忽视和偏离了自身的监督职能和审计权限,以及审计重在整改的目的。例如,对于建设工程的变更签证的签署问题,工程实施跟踪审计后,建设单位甚至审计人员本身都误以为只有审计单位在其上签字盖章了才生效,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会事先征得审计人员同意后并签字后才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才正式办理变更签证。
        3.2 跟踪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审计效果不明显
        现阶段因为审计人员普通存在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通常对于审计介入时间点很难准备的把握,使得审计工作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
        3.3 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审计处境被动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审计方法,目前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现阶段跟踪审计的需要。

基于这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审计工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支撑和依据,进而出现跟踪审计发现问题定性难、追责难、整改难的问题,导致跟踪审计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将审计风险加大,对审计责任增加,使得跟踪审计效果也很难获得保证。
        4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与对策
        4.1 跟踪审计在投资决策阶段
        一要审查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长远规划和项目建设必要性问题;决策方案是否经过分析、选择、科学论证等过程。二要审查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是否符合规定,立项目标是否明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三要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论证是否充分,建设方案是否经过比选确定,投资估算是否准确、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取得项目审批部门的批复等。
        4.2 跟踪审计在设计阶段
        一要审查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是否达到要求,编制依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二要审查设计概算编制依据、套用的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材料价格信息等是符合建设工程计价的有关规定;有无违反规定高套定额或指标,高取费率的情况。三是审查设计单位是否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是否进行了优化和限额设计。
        4.3 跟踪审计在招标投标阶段
        首先要审查招标的审批手续是否完成、资金是否到位或来源已经落实;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合法、全面、完整并准确反映项目的实际及招标人的实质性要求。二要对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完整性、合法性和内容准确性进行审核,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和税金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价,且不作为竞争性费用。三要审查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内容和深度是否全面、准确和清晰,取费是否合理合法。四要审查合同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订立,中标人放弃中标、拒绝签订合同的,是否按规定处理。
        4.4 跟踪审计在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主要的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具有期限长、流程与工序复杂、状况频发等特点,审计部门及人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予以全方位审计,以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施工审计应当注意的关键点如下。(1)严格审查、验收隐蔽工程记录。隐蔽工程是最易出现争议、最难监督的工程部分,对其进行跟踪审计时,具体人员一定要下到施工现场,对施工状况进行细致化了解,并合理、合规地取证记录。隐蔽工程要经过四方会签后才能隐蔽,此四方为基建方、监理方、审计方、施工方。(2)谨慎审查工程造价变化。施工中,可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两大主要原因为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由于施工持续时间较长,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会有的情况,但实际中不乏有人通过不真实的变更与签证提高工程造价,以弥补低竞标造成的低利润或获得其他利益。因此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应是跟踪审计至关重要的审查内容。
        4.5 跟踪审计在竣工结(决)算阶段
        竣工决算是对从工程筹划到竣工、投产所使用的全部费用进行计算与分析,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工程竣工图、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竣工财务计算报表、工程造价对比分析。竣工审计,即对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真实、合法,有利于确定具体经济效益、建设项目真实造价、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等,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总价款结算中的工程量、单价套用、材料价格、措施费用等,检查它们是否合理、真实、准确,同时应比照投标文件与合同,审查工作量计算、费用计取是否符合现有规定、材料价格与让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等。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是解决和预防的最好方法。同时将审计工作的最大价值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充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能够始终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卓和平.浅析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89-91.
        [2]楼晓雯.浅析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J].价值工程,2012,31(22):64-65.
        [3]李彤,陈雪轩.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2):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