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本文在对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家校合作模式,构建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充分地发挥家长辅助教学作用,以提升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
前言: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及困难,尤其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会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当中,制约数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针对于这一情况,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提升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以提升初中数学学习效果及学习质量。本文从家校合作视角下分析了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发挥家校合作的功能及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及内涵分析
家校合作这一概念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西方教育专家提出,认为在开展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了家校合作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家校合作模式得到了有效地应用和推广[1]。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注重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以学校为教育主体,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以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家校合作模式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结合,要注重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初中生的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发挥家长辅助教学作用,督促初中生在家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引导初中生在家对数学知识点做好理解和概括,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拓展,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2]。
二、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策略分析
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辅助,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初中生对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对此,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工作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
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更加有效地理解及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做好把握,联系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合并同类项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及技巧进行有效地掌握[3]。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同类项抽象化的数学概念,注重借助习题训练,促进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进行理解及掌握。同时,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发挥家长辅助教学的作用。例如,在开展合并同类项知识教学后,教师可以借助于微信或是打电话与学生家长联系,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指引家长在家监督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好合并同类项知识的课后练习。通过家校合作,能够将合并同类项的习题训练转移到课后,为教师赢得更多的讲解时间,使教师对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讲透,引导初中生对同类项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进行更好地掌握,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习题训练,以提升合并同类项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家校合作模式下开展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应用,实现信息化教学目标。在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阅名师教学教案,对名师教学经验进行学习,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4]。同时,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教学视频进行保存,将教学视频转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后做好复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家长,使家长在家监督学生学习,对合并同类项知识做好课后复习。这样一来,发挥家长辅助教学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监督,使学生利用教学视频资料,对合并同类项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有助于加深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把握学生学习问题
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知识教学过程中,结合家校合作模式,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初中生在家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在家校合作模式下,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与家长进行互动。这样一来,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做好把握,并在合并同类项教学时,做好针对性的指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后,对家长反馈的情况进行把握,联系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性的做好合并同类项知识的教学设计,引导初中生对教学重难点做好把握,结合关键字找到解题的关键,对合并同类项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理解。
结束语:总之,在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家校合作的功能及作用,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数学教学当中,发挥家长辅助教学的作用,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同时,注重推进家校互动交流,对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做好把握,做好课堂教学完善,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江专.西藏初中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探析[J].西藏教育,2020(06):18-21.
[2]李玉梅.让初中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J].才智,2020(18):22.
[3]林华.初中数学实验助学价值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9(30):50-51.
[4]俞永忠.初中数学家校合作学习共同体探微[J].基础教育参考,2012(23):44-46.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良好家风建设对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课题立项号:k-72号)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