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   作者:李永羡
[导读] 在国内外教育发展史上,德育历来被视为教育的基础
        摘要:在国内外教育发展史上,德育历来被视为教育的基础。奥地利著名的教育家布伯说:“教育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塑造人的性格。”德育是建立人格的关键。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美学教育,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必须恰当地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本文将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阐述了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并着重探讨了在小学数学课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数学;重构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小学生应全面发展。学校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撑,应将德育纳入小学课堂,并让其成为教师工作的核心内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善,因此,德育的普及不应仅仅依靠某些学科,教师应高度重视德育,数学是基本学科,数学教师必须将德育渗透课堂,通过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发展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科书中德育资料的探索还不够深入
多数小学数学教师不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因而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德育的渗透效果。数学教材中的表层德育知识没有被深入研究,教学中也没有更多的德育内容。一些老师不能提高数学课堂中德育的有效性,忽略了德育的渗透,只注重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德育传播的内容超出了学生认知范围
小学生还很稚嫩,各个方面的认知能力都很有限,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时,应以认知水平为指导去进行渗透。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老师都在盲目地进行道德教育,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例如,课堂上引用的例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不相符。道德教育渗透的内容常常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导致道德教育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接受程度。
        (三)德育渗透的形式不合理
在实际课程中,虽然多数教师进行了比较合理的德育,但仍然存在非理性的渗透形式,因此德育渗透的效果尚不明确。大多数教师使用成年人的观点提出问题,这使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德育内容的内涵。此外,老师只注重传播道德教育知识,但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德育,无法对德育充分学习和掌握。
        (四)教师的消极行为对道德教育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为学生树立道德标准,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学生的思想行为受教师的行为和道德品格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数学老师在课堂和生活中都存在某些负面的思想和行为,这对德育渗透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无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二、德育在教育中的渗透
        (一)爱国主义思想
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方面,教师缺乏对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德育内容的渗透,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然后通过渗透德育观念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科学精神
小学数学教室中,老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的精神。

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并将科学元素引入数学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地向学生解释科学知识发挥的作用,使他们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吸引力。
        (三)良好的学习观念
教师在教学生时,应着重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学习观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数学知识的内容,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关键,同时确保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独立的知识探索。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在校园教育中起着指导作用,教师自身的素质可以完全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原来的数学知识逐渐被更新,教育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从最常见的多媒体到当今的电子白板和虚拟教室,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需求在不断变化,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作为基础数学老师,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德育的学习实践,有效地将数学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提高基础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德育渗透水平。例如,在教授“ 圆周率的历史”时,教师应利用这一机会,扩展圆周率发现者祖冲之以及著名教师华罗庚等数学人物的杰出成就和贡献。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让学生为中国而感到自豪,并激发孩子们学习优秀人物的动力。
        (二)将德育和爱国教育结合
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时,可以将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连通,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渗透德育的效率,也能够避免学生对道德教育和数学学习感到厌烦。例如,在教“三角分类”部分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室里找到锐角和钝角,并指导学生在黑板上方找到国旗。学生能在五星红旗的五颗星上发现明显的锐角和钝角同时,教师也向学生传达了爱国主义的概念。
        (三)将德育与课堂练习结合
数学教师为了更好地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生活的实际进行习题编写。这样可以确保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获得了最基本的生活知识。这种渗透方法可以通过实践来实现。例如,“ 2015年至2017年,事故多发地区共发生20起交通事故,2015年为3起,2016年比2015年多2起。”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快速计算出结果,但是能够进行德育的内容很丰富,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在讲解了此练习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谈论交通安全规则,例如“红灯停止,绿灯行”等,并告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交通事故。进而可以扩展到公民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和教师加深德育的责任。可以看出,数学的德育资源非常丰富,并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结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小学数学老师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研究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并清晰深刻地认识到将数学与德育相结合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德育教育,实现数学教育与德育的完美结合,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建立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宝碧.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研究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9).
[2]吕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7(24).
[3]黄秋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