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在学习中,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学习知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当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进而能够促进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课堂质量;教学策略
前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引起了教师和学校的关注。为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在实施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开始把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原则,充分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的突破,积极建设高效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学科学习的技能和本质,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能力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运用教材,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教材当中的内容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并且能够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想象,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思考,充分掌握课堂教学的开展,针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的设计,从学生的主观意愿方面着手将知识内容进行多方面的简化,依照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等选择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画出函数,以及图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依照自己学习过的一些函数知识出发,由易到难,渐渐的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函数单调性等相关知识。然后再通过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等方面知识去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仅仅是部分性质,加深学生对于函数其他相关知识的认知。
二、优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够明确想要促使课堂效果的提升就应该先激发学生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在开展教学时,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积极性,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征和相关教学内容等进行教学。
比如,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学习当中渗透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促使学生能够依照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思考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函数图象”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包装的大小对于生产企业利益的影响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当市场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外观比较大的物品反而会比外观看起来比较小的物品更加便宜?这样是不是就意味着外包装越大生产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教师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应的条件——某生产企业制造的食品包装成本大致是分,在这样其中,是半径,单位是厘米,。当销售了饮料之后,企业能够获得0.4分的利润,并且企业做出来的瓶子最大半径就是,这样学生就能够运用函数图象相关知识获得相应的答案。
三、参与亲身实践,加强学生课堂参与
新课程下,要求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但是,如果学生脱离课堂教学,就会约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能够促使数学知识当中所包含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促使学生能够紧紧的跟住教师的步伐,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较为复杂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因为有的学生会欠缺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难度,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学习当中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前准备好一个直角梯形的塑料板以及木条等去针对平面的构成进行模拟演变,促使木条穿过塑料板演示不平行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的想象范围变得更加的广泛,进而能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质量,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舒珍.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41-142.
[2]胡鹏飞.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0):132-133.
[3]苏倩婷,卓葆仪,蒋华.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探究——以广东地区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