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2019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世界政治经济教育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随着疫情的扩散,中日大学生在这场疫情中受到了什么影响呢?本文从疫情对中日大学生的生活,就学以及就业三方面展开具体的讨论。并尝试从这些问题以及中日政府的对策中分析一些问题并得出结论展开思考。
二.疫情对中日大学生生活方面的影响
(一)疫情对中国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随着武汉疫情的爆发,在2020年1月23日这一天,武汉实行了“封城”,中国全国各地也陆续实施了严格得进出管理政策,原本十分热闹的春节也因为疫情的爆发,变得与往年大为不同。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车船停止运营,每年惯例的走亲访友也被禁止,中国人们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抗击疫情,外出被严格禁止,城市里的小区实行了封闭管理,农村实行了村与村之间的隔离,曾经热闹喧哗的春节第一次变得如此寂静。而疫情爆发之际,正是中国大学生放寒假的时间,大量的学生返乡,根据大数据统计,有3000万的大学生在春运回家,但这个寒假他们没有与朋友的外出游玩,而是在家与父母长达数月的团聚。以武汉为例,从2020年1月23日起武汉开始实行“封城”,从“封城”的1月23日开始,截至3月24日24时,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人数一共增长到50006这个数字上。而从封城这一天开始,武汉的单日新增患者从一天的70例,到7天后的13436例,再到2月16日的41152例,之后确诊的患者人数逐渐趋向平缓的趋势。伴随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目以及“封城”政策,大学生不得出门只能呆在家里,开学时间也变得不确定,甚至开始了网上上课。而大学生只能呆在家里不仅仅是因为国家实行了严格外出禁令,也是因为中国在疫情爆发以来,不论是新闻媒体亦或者是广播通知,每天可以看到听到疫情实时情况,使得中国人民每天都能够了解到疫情的动态情况,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减少疫情期间不外出的觉悟性。
(二)疫情对日本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而与此相对应的,因为受到了新冠肺炎感染范围扩大的影响,在2020年的2月27日这一天,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要求日本全国的中小高中学生暂停上课,日本的大学也延迟了开学,而这一举措却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根据日本的街头采访,在3月3日拍到的东京涩谷的街头,还是和往常一样人来人往,其中学生的身影很多见。记者对其学生采访:“学校虽然和我们说了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可一直在家里也待不下去...所以就稍微出来逛逛,虽然也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被感染。”、“学校突然宣布停课,但老师们也没有布置作业,我们的学习用品也都放在学校。”、“在家一天无所事事,太无聊了,接下来的这一个月要怎么过呀?”、“学校虽然有提醒我们乘坐公交交通的时候戴口罩,也让我们注意一点,但也没有特别要求我们做什么。”而日本大学生即使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学校停课,但是仍有许多大学生外出打工来赚取生活费用,同时因为疫情的影响其打工费锐减,甚至出现了有人每天只有300日元餐费的情况。而对于日本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外出的情况认为其有以下几个原因:与中国实严令禁止不同,日本虽然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虽然要求了避免外出,但是却没有那么大的强制力。因为工作或者其他的生活需要,日本的宣言效力也就那么中国这样有着显著的效果。同时,日本虽然也有宣传关于疫情的措施及情况,但是从上述日本街头采访可看出一些学校对于疫情的措施并未完全传达给学生,学生对于此次肺炎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导致抱有着一些侥幸的心理。
三.疫情对中日大学生就学的影响
疫情不仅对中日大学生的生活上造成了影响,外出变得不自由也不安全,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中日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在疫情影响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一)疫情对中国大学生就学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在近十年时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一直呈现增长的情况。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地,中国学生主要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英国国家和日本、韩国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同时,中国也是日本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总人数在日本国际学生中占比高达近60%。①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原定于2020年4月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是个巨大的冲击,自从日本政府把湖北政府列为禁止入境的名单之后,在2月12日这一天,日本政府决定追加持有浙江省签发护照的和14天内在浙江省逗留过的人也将被拒绝入境。而如今的6月份,虽然日本已经实行了日本境内的“全面解封”但是中国学生赴日的情况还未完全明朗。
(二)疫情对日本大学生就学的影响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据日本学生团体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期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成的大学生等因为疫情导致打工收入减少甚至没有了收入。还有4成学生表示,因为疫情的影响其双亲的工资出现减少甚至没有工资,受访的学生中每13个人中就有1人表示考虑从大学退学②,日本的大学生多是以半工半读的居多,但此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多数的餐饮等行业受到了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失去了兼职的途径,生活因此变得困窘拮据,而在此种情况下,日本学生只能靠“豆芽”过日的新闻也不显得稀奇了。
四.疫情对中日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疫情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34万人,同时预估计2020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并达到874万人的规模,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经济的负面冲击,2020年应届毕业生也迎来了比往年更加艰难的就业形势,而在面对就业岗位时,应届毕业生因为刚进入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工作经历以及缺少工作技能等原因显得更加缺乏竞争力。数据显示,许多毕业生在面对实际工作薪酬与自己理想预期薪酬差异较大时,会偏向于选择在家待业,而不是委屈自己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受到疫情的冲击下,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以及裁员的的趋势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的存在。③而据数据统计,单以杭州市为例,2020年杭州市薪资水平报告:2千以下的占3.7%,2千~3千的占18.3%,3千~1万的占64.6%,1万~3万的占13.4%。而今年应届生的薪资水平也受到了疫情冲击变得不太乐观。
(二)疫情对日本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特别重视高等教育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行列,高等教育规模早已超过了快速扩张的阶段,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的人数相对稳定在50万到60万人之间④。而日本大学生就业情况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2002年前后的大幅度下降期,日本政府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出了一些鼓励性的政策以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而日本大学生就业在2008年—2017年之间的希望就业率也在66.5%~74.7%之间⑤。而在疫情的冲击以及就业压力以及实际情况的综合考量下,日本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情况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日本的大学生毕业倾向于留在大城市例如东京等大都市就业,在日本少子化与高龄化的环境背景下,日本年轻人大多数的选择使得留在日本农村的年轻人减少,例如,在日本的农业方面,在过去的十年间减少了100万的从业人口,而城市与农村的年轻人就业分布的不均衡也使得日本农村人手不足的困境已经都市圈人口的“过剩”,根据日本一家就业就职就业信息网站调查表明,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希望转职去地方工作的日本城市年轻人人数增长(日本广播协会(NHK)5月17日报道)。就职信息公司“学情”在4月24日至5月1日间进行了在线调查。询问了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关于就新冠疫情扩散的原因是否想要转职的想法。其中,比起2月份的调查显示,有36%的年轻人表示“希望转移到本地工作”,人数增加了约14个%。而受疫情的冲击,在将来日本农村与都市就业大学生的比例有望出现调整。
五.政府解决生活,就学与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中国政府的对策
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外出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在疫情的最开始严令禁止出门,每日的广播,电视都在实时播报疫情的实时情况以及给人们做防范措施的宣传,小区的封闭式管理、农村的巡逻查岗、每户人家只能派一人外出买菜的“购物令”等,都是国家解决疫情期间的对策体现。
而在疫情的影响下,该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容明朗,伴随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就业成本的增加以及就业求职渠道的不通畅,导致了大学生们就业心理变差以及就业质量的下降,对于国家政府以及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从前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企业是招收毕业生的重点部门,而在今年在疫情首当其冲的情况下,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破产和裁员的困境,而在此种条件背景下,政府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尽早开始工作,并且为了扩大就业,制定了减肥降税政策并且提供资金以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国有企业也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为高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同时为积极应对疫情所造成的2020年高校应届生就业的压力,国家实行了扩大研究生规模、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规模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学生就业压力的负担,同时国家也从全方面的角度保护应届生就业的权益,利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优势下鼓励学生们大胆创业。⑥
(二)日本政府的对策
在生活方面来讲,当日本群众对新冠肺炎认识还比较淡薄时,日本政府也对该疫情制作了宣传动画,提醒人们注意防范以及戴口罩,勤洗手,向日本民众进行了疫情的科普教育。在2020年4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向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的补助,并且对国籍收入并无限制,另外,考虑到疫情特殊时期,政府会考虑采取网上申请或者邮寄的方式。
在就学方面,很多大学生纷纷给自己的学校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出台一些政策,减免部分学费,或者发放补助金等,帮助大家一起度过难关,学校方面看到了学生的切实困难,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早稻田拟向困难学生发放10万日元的救助金。
六.疫情背景下的思考与建议
病毒是无情的,抗击疫情同样十分艰苦,而在这残酷又艰苦的条件下,青年们的身影一直出现在抗击疫情前线的“战场”上,向我们传递着爱与责任的真谛。习近平指出,青年是全社会最活跃,最重要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年,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年。在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不仅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机会,而且面临着巨大的时代考验与时代责任使命。
在此次新冠疫情面前,我们意识到了人类的弱小无助,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的不足。
1.因为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曾对衡阳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做了调查问卷,其结果显示,在回收来的30862份有效问卷中,有20946人(67.9%)认为自身非常健康,7729人(25.0%)认为自身比较健康,1856人(6.0%)认为自身健康水平一般,290人(0.9)认为自身健康非常差,41人(0.1%)认为自身健康比较差。⑦而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有部份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健康状态产生了担忧,同时也产生了焦虑,压力以及抑郁等负面的情绪,这其中有因为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原因,也有对疫情期间的就学就业问题的焦虑,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校开展了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开设心理课程以及提供心理方面的讲座,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疫情期间因为疫情隔离的原因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尚且幼小的孩子因为其父母都被要求隔离,而一个人在家处于无人管的状态,而这方面的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而对于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依靠社会民众的力量,也需要依靠法律体系的支撑。需要将其纳入法律的范畴之内。而同时对于疫情期间的犯罪情况需要更加严厉打击并且对民众要进行普法宣传。
2.而当发生疫情的不可抗力的因素时,作为祖国年轻的一代,我们所能做的不单单是待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更要落到实处,例如:中国此次抗击疫情年轻一代的“90”后、“00”后在疫情抗击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日本的大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新型的口罩,他们用自己年轻的肩膀逐渐扛起一个国家的未来。同时,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够单单依靠政府解决问题,更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学好必要的科学知识,为了有一日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结语
在疫情的背景下,通过对中日大学生关于生活,就学,就业方面的比较,以及了解他们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所遇到的困境,我们同时也了解了中日两国政府对此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症下药是关键,解决大学生们最关心的三个问题。而在这个疫情之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如何帮助大学生们调节好心理问题也值得我们的探讨研究,在此次疫情中我们不仅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更加认识到青年的重要性,培养引导好青年也是至关重要的,青年强则国强。
参考文献
1黄素雅,龚倍杰.新冠疫情背景下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7):209-211.
2. 2015年8 月6 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学校基本调查(速报值)的数字。
3.陈鹏.日本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科技促进发展,2018,14(07):636-644.
4. 武毅英,黄芳.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8(08):80-86.
5.数据来源: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大学等卒業予定者の就職内定状況調査》。文中标志5
6.黄素雅,龚倍杰.新冠疫情背景下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7):209-211.
[7]吴培,邓祺丹,王国平,张雷,刘兵,高靖雯,胡雅静,廖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 防护认知及情绪反应[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2020-06-1
7.http://www.eol.cn/html/lx/report2017/yi.shtml
8.https://china.kyodonews.net/kyodo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