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学生主体发展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徐胜娥
[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认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认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儿童中心”教育思想。这和我们当下《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多么相似!学生的主体地位,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我们不得不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怎样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呢?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我结合线上教学开展以来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借“教育云”资源,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
         疫情之下,处处是战场,“云教学”与各位师生不期而遇。习惯了在学校和同事的办公、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教师们面临新的挑战,不熟悉直播平台、设备上复杂的调试、网络不通畅、教师面对直播时的手忙脚乱等因素导致很多教师趋利避害,选择“教育云”资源,推荐学生跟随平台教师听课学习。“教育云”同步课堂,名师授课,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语言简洁明了,教材解剖深透,这是我们每位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能达到的目标。可是云课堂资源虽“优”质,但缺少线下课堂的“仪式感”,有些学生只当“视频”进行观看,缺少自己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有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怎样利用“优质的课堂资源”为我所用呢?我做了相关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我督促学生利用暂停键,根据教师的板书,记录课堂笔记,跟随网课老师的提示,比如:“你有想法了吗?”“你会列式吗?”“请你做一做……”,利用暂停键,完成课堂练习,再听老师的讲解,和老师核对答案。班上大约70%同学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完成了对应的练习。可见这些同学能够较好地利用暂停键和网课老师默默的进行着互动。但班上还有十多名学生总是不能按照我的要求提交课堂练习和课堂笔记的,提交了课堂练习的同学也不一定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了积极思考的。后来,我改革了看课方式,我打开钉钉直播平台,带领学生们一起看“云课堂”,我作为“辅导老师”的角色,组织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思考。比如3月30日,我组织学生观看胡雅楠老师执教的《比例尺》,胡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大约是120千米,可是一只小蚂蚁从北京到天津却只用了5秒,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我暂停播放,接着询问孩子们:“这是怎么回事呢?开动你聪明的大脑,在评论区大胆说出你的想法吧!”。

很快,评论区出现了“地球仪”、“地图上”的答案,“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还是由胡老师为大家揭晓答案吧!”,结合胡老师创设的很有意思的“脑筋急转弯”的情境,给学生思考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线段比例尺时,胡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我再次暂停播放,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写一写,算一算,写完的同学请连麦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于是有生连麦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说得很有道理,那么我们跳过这段,继续往下听吧!”。看来云课堂也能实现: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做学生能做的事,不讲学生自己能明白的知识。
二、熟用直播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所以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是首要任务。用建构主义观点来看,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应当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
         线上直播课最大的难点就是不能面对面的跟学生进行交流,更不能随时开展小组活动,课堂上主动连麦的同学也不多,怎样最大化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需要我们熟悉直播平台,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使用“连麦”功能开展师生交流和学生汇报交流。如:教学《总复习——简便计算》时,课前组织教学提出要求:“我们上课之前先学习一下网络课堂公约吧!今天我们整理复习简便计算,希望同学们积极连麦,时刻保持连麦状态!相信简便计算难不到你的,加油!同学们!”用目标引导,激励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钉钉直播软件还可以邀请连麦,被邀请的学生回答问题可能不那么全面,也可能出现错误,教师积极做出正面评价:“看,你很有勇气连麦了,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不够完美,但是有了我们的交流,我想你对这类题的理解更深刻了,希望你下次能主动连麦,好吗?”多数学生面对老师的邀请不再害怕,而且主动连麦的频率也增加了。
         2、巧用“评论区”开展互动交流。课堂组织教学也可采用:刚才XXX同学的发言,你同意吗?同意请在评论区回复数字1,不同意请回复数字2,也可以采用连麦或评论区留言的方式,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回复数字是比较快捷的,同时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也可以让学生完成后,拍照发到钉钉群,这时评论区就相当于“黑板”,展示了学生作品,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解放了学生的口、手、脑,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空间。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实现生生、师生交流互动。
         3、利用课件,开展课堂交流。合理地布置前置性作业,插入教学课件中,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讲评前置性作业,顺利地从旧知过渡到新知。复习课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整理知识点,把学生整理的知识网络图插入课件中,课前请相关同学保持连麦状态,讲到相关内容时,学生对照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方式的整理也可以对比讲解,完善知识点,不知不觉中,课堂就围绕学生开展了。
    “云课堂”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因为“疫情”而加速了发展,云上课,在未来理应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不忘初心,心中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师生合作、探究交流,把想象的空间、思考的时间、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为辅,引导、点拨、纠偏、调控,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那么学生就真正成为学习认知的主体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