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要求初中教师在实际上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头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由于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所以许多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式,所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并不是很高,从而无法在数学课堂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应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初中数学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方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提升学习效果的最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感受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形成个人探究意识,使个人思维得到发散,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应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充足的交流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交流讨论的习惯。在实际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灵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并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逐渐增加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逐渐增加,以此来优化数学教学效果[1]。其次,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实现多边教学,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负责讲解知识,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所以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完成。但通过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最终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最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完善初中数学教学功能,也就是说在数学课程学习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责任分工和互助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共同完成课程任务,最终实现高效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的策略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在初中数学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前,教师需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可以将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合理搭配,让学生取长补短,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组间异质,组内同质”原则来进行分组。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让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带动相对较弱的学生,使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升[2]。此外,这种划分方式是为了让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设计问题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可以使其思维得到发散,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的最终目的。此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设置相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
比如,我们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基本的平面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谁可以指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形呢?”结合学生的回答再次提问学生“那同学们如果四周没有这些线条是不是平面就是无限大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不同的线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知识来讨论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和区别,当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次提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讨论学习,有谁可以告诉我手电筒的光线属于哪种?生活中的人行道又属于哪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问学生他们是如何判断的,对其回答作出相应的补充或修改,并对该小组给予鼓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设置探究情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由于教学方式单调,教学内容枯燥,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从激发,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被消耗,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自然下降。因此,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设置探究情景,吸引学生注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4]。
比如,我们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装货的货车卸货的视频,在卸货时需要一个侧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坡来卸货,其中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为货车轮胎的高,另一直角边为地面,可是工人却找到的斜坡板子总是过短或过长,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最后视频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将板子的长度保持在最合适的长度呢,请帮一帮工人叔叔”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听取同学的看法,之后告诉同学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勾股定理产生探索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在小组讨论中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对勾股定理形成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说说生活中自己还遇到哪种事例需要应用勾股定理,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并激发学生探索勾股定理如何应用的兴趣,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许多高效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在初中教学中,其中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培养,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将合作学习的模式灵活应用于数学课堂,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和能力来组建学习小组,并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设置针对性的问题,或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学姣.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才智,2020(15):178.?
[2]任泽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33-37.?
[3]马慧玲.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6):93-94.?
[4]赵静.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