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学习的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陈丽梅
[导读] 在新课改下,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师们的重点关注对象,逐渐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要:在新课改下,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师们的重点关注对象,逐渐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此,本文以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课本为例,对当前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针对部分典型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期望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辅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更加高效地吸收和内化知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
        体验式学习指的是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学习来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 位,要求教师组织其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各种知识的内涵,还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引导,带领他们在理论学习中感受更多乐趣,使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体验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座里程碑,它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改革的动力源泉,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1 当前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情境不合理
数学的概念相对其他科目比较抽象化,高年级的小学生认知能力很有限, 数学很难在其大脑中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学教学进度不得不因此放缓,长期下去,学过的知识点也极易被遗忘。体验式教学往往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是,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大多与学生的日常是不相关的,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教学造成了些许困难。
1.2课程安排不合理
数学需要学生们有敏捷的思维,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实践。但是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为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仅仅是单纯的讲题,没有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一旦问题变换成其他形式,学生便无从下手,这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绩提升效果不明显。
1.3实践设计不合理
体验式学习的关键在于“体验”二字, 学生应该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能够自主发现、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小学高年级中,这类现象司空见惯,教师表面说体验式学习,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实践环节几乎没有,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过分地依赖教师,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观念,这与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式学习做法相违背。
2 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2.1创设学习体验情境
教师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场景自主联想,使其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与探究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讲解《统计》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形式创设生活情境,以教室内的课本、铅笔盒、铅笔等为道具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教室内体验“购物”的过程;之后要求学生统计出要购买商品的价格,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统计班级或者整个年级男、女生的人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变为生活化且常见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挖掘数学问题,从而使其体会数学学科的乐趣,之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在教学中插入游戏环节
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和喜好,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趣味游戏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使其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打开个人思路,主动参与到体验式学习活动中,更加高效地把握所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可能性》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做游戏的方式来分析和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要求他们将手中红、黄、蓝三种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然后随机从中拿球,并让同桌猜测被拿出的球的颜色。如此操作几次后,学生就会明确了解“可能性”的含义,同时学会判断可能性大小,进而在游戏体验中不断强化学习兴趣。
2.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会从班上同学的言语中分析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做到扬长避短,促使全体同学共同进步。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将班上同学分成7、8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提问:如果将3个小组、4个小组的学生相加,则分别占全班总数的几分之几,故意将学生个体忽视掉,视小组为一个整体,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如果他们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会大大提高他们分数加减法的准确率。另一方面,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应综合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评价进行量化,让学生投出他们心中本次表现最佳的个人和小组,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做主,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此为榜样,还可使他们有意识地向品行兼优的学生看齐,改掉自身的缺点。这样一来,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克服对数学的恐惧感,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结语
体验式学习,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习主体意识都有明显的强化作用,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继而促使师生间实现有效的互动,为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验学习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考虑其年龄、性格、喜好及学习水平等诸多因素,然后据此拟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授课形式,进而促使课堂教学效果稳定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增添助益。
参考文献
[1] 尹爱旭.小学数学高年级趣味教学探讨[J]. 新课程(上). 2019(02)
[2] 罗斌.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学习的有效融入[J]. 考试周刊. 2018(A2)
[3] 刘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J].  中华少年. 2018(31)
[4] 陈源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读写算. 201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