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余香琴
[导读]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教育开始,小学语文在基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教育开始,小学语文在基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时,国家对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使得学生地位慢慢由被动到主动地位,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学生学习,而不再“填鸭式”教育。由此,我们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分析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是什么以及怎么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提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动地位;教学路径

        叶圣陶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不难看出小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同时,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学习语文,不仅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更是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怎样开拓眼界以及丰富创造力。我国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和完备,使广大教师了解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不再适用如今的教学,必须去寻找新的教学方式。
        一、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必要性
        从以前到此时的小学语文讲授中,一些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是两个部分,而不是一个整体。在教师的教学中看不到学生的学到什么的反应,反之,在学生的学习中也看不到教师在其中起的作用。从中反映出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就学态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问题,而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填鸭式。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利有弊,填鸭式教育也同样如此。于当今的时代中,对于填鸭式教育来说,弊与利是不可企及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对一切事物的好奇,成为了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毫无思想可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使广大老师去探寻新的教学方式。
        人在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同特点,在小学阶段也同样不例外。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具有明显特点。在心理上,小学生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轻易地影响,没有很好的自制力去控制自己,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只强调老师的讲授的内容,而不在意学生是否学习,由此恶性往复,造成学养成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没有效率。
        新的讲授方式在语文讲授课堂上,教师必须采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的讲授方式,让学生的好奇心对焦上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从而对语文的学习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叶圣陶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于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二、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不断讲授,学生只用听,忽略了学生的疑问和想法,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对此,我们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习,而不单单的只讲授知识。教师引导主要在于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的提出问题,教师借此解决学生的问题,才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对周围的人或事都有极强的好奇心,表现出活泼好动,多言多语。在课堂上,有不懂的或是有疑问的会突然问出来,这时教师应该多给小学生一些耐心和关心,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去理解学习者的想法,为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驾护航。
        2.1 鼓励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利用课堂作为基础,教师抛砖引玉,抛出一个问题的引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让同学把思考的重心放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上。给学习者充足的思虑的时间,当学习者能再接再厉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时,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已经基本成功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大部分教师为了赶上每节课的学习进度,每节课会花大量时间给学生教授,教师要求学生保持纪律,从而导致学生并不敢主动提出问题,也没有时间提出疑问。所以,老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每节课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本节课中遗留的疑惑,从而提出自己的疑问。


    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然后预留给同学们充足时间阅读课文,让同学们心中放着疑惑去读书。而后引导全班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时,教师耐心的为每一个学生解决疑惑,逐渐的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2 重视提问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问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等特点,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班级内的学生开始思考,从而产生自己的疑问,但是大部分学生的问题是一样的,众多同学同时提出相同的问题,导致课堂纪律无序的后果。因此,老师在发问时,应注意同样的问题挑选的人数不能过多,简单的疑问快速通过,珍贵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数量,还应注意提问的人数和时机。营建良好的教室氛围,让同学们享受学习,沉迷学习。
        2.3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优化提问内容
    在老师与同学们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根据每一个同学不同的特点,或静或动,或好说或内向,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提问不同的人,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同学,把教师的热情和关心分给每一位同学。在抛出简单问题时,教师选择提问班级内努力内向的学生,为学生增加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没有很难,重新恢复对学习的兴趣;在提出较为困难的疑问时,老师选择提问思维发散的同学,让同学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们解惑,让学生们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进而把课堂的氛围推向高潮,让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教师提问的疑问中,既不能选择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的问题,让同学们没有新鲜感;也不能太过复杂困难,让学生们毫无头绪。
        例如教师在引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时,多选择一些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想法碰撞,擦出火花,引导学生自己接近或者发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旁边辅助即可,让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层楼。
        2.4 问题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教师要先预习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明白内容的重点、难点,继而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把每一节课与班级内学生相融合,制定出属于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忽略每个学生的特点,单一的进行教学。在教师的角度上,提出的问题要一针见血、简明扼要。小学生与其他人相比,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对老师有着特殊的依恋心理。教师利用此特点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以及简单明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篇课文时,当学生发出为什么爬山虎会爬在墙上时,教师不仅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爬山虎的照片让学生们观看,同时为学生们讲授“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会伸出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都像蜗牛的触角。”让学生们有视觉上的感受,也对爬山虎有着实质的认知。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使整体教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成长的现代,本国也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理念。老师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每一个同学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同学的信心,让同学们能够有胆子、有信心去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在此基础上为同学解惑。使同学们自内向外的散发出我想学习、我爱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文治.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天津教育,2020(11):174-175.
        [2]马兴伍.小学语文教学主动提问课堂教学路径探讨[J].新课程,2019(8):71-71.
    [3]王文治.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天津教育,2020(11):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