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期   作者:袁堂学
[导读] 因为在开展土建工程施工期间其主要的施工地点均在室外,且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多样,
        摘要:因为在开展土建工程施工期间其主要的施工地点均在室外,且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多样,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致使在施工期间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制定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案势在必行。因为只有加强对现场管理才能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进行管控,进而降低施工事故的频发及节约施工成本。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优化策略
        1 引言
        建筑工程增多的同时人们可以选择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所以建筑工程想要在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在行业竞争下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位,需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需要的是把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关,所以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只有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把好建筑工程质量关,才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并且可以避免施工现场出现的一些错误和不规范的行为导致工程造价增长的现象出现。所以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成功有着深刻的意义。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优化管理的问题
        2.1 质检效率低,隐患难查出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其中不仅涉及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最主要的是施工工艺、操作性工序等,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的操作性施工占据很大比重,这样就为质检带来难度,施工企业很难实现施工质检全覆盖,局部环节、隐蔽工程等的质量隐患问题依然存在,当前的质检多采用抽查、抽检的方式,这种质检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会造成质量漏洞,从而为建筑工程整体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施工现场优化管理当务之急要优化质检管理。
        2.2 施工安全问题
        在实际的现场作业时,工作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会使用大量的建筑工具,例如脚手架、铁锤、电焊切割设备等,因为建筑施工队伍大部分学历不高,很多都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意识不够强,而且人口流动性大,没有相关的法律观念,施工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建筑整体质量受到影响。
        2.3 受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影响
        建筑工程建设涉及到多方面要素,施工现场上摆放和存储着不少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大量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具体施工操作。如果施工现场未得到科学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可能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势必酿成严重后果。例如,在施工材料存储方面,未能基于施工材料的特征及属性,采取的存储方式过于随意,容易出现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另外,施工现场在安装手脚架等环节不够严谨,未能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加重了出现高空坠物的风险,使得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在具体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的资质及能力是否符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直接关系到实际施工表现。由于不少施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法律的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刻,缺乏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且施工能力良莠不齐,使得不少施工人员难以准确把握所处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施工现场管理难度。
        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全面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从整体上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防止在建筑施工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工程管理者及监理者之间的沟通,加大对整体建筑过程中及工程验收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若是检验到影响安全的因素需立即反映同时制定解决方案。此外,监理单位应该加大对土建工程建设期间现场安全管理规范的制定力度,在管理文件编制期间,监理单位必须考虑到我国建筑行业相关法律规定及操作规范,制定合理有效的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要求监理工程总监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同时能够将工作责任到人。


        3.2 施工材料的优化管理
        积极优化施工材料管理前提是要牢固把握采购环节,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采购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优选高信誉度厂家的产品,入场材料采取登记台账管理制度,也就是入库、领用、发放等都要及时登记,其中材料要凭出库单发放。入库材料根据其质地、性能等分类存放,而且要重点保护原材料、半成品,科学掌控材料使用量。其中必须重点关注施工材料的质检,质检人员要考虑到施工材料,例如:砂石、水泥、混凝土等质量离散性特点,既要做好书面质检报告核查,又要在不同工序、不同时段采取适合性的质检方式,砂石等施工材料进场时需接受试验检测,施工运用前要再次接受检测,牢固把握每个环节,掌握好各个阶段的质量检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3.3 建立监管制度
        首先要建立监管部门,对施工进行质量监管。从监管层面将监管分为三部分,第一是监管人员对施工材料的监管,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成本影响着施工进度,购买人员在购买时,不能出现徇私现象,购买一些关系户的材料,监管人员要让购买人员做到货比三家,将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基础上,降低购买材料的成本,防止购买人员从中谋取私利。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废料的重复利用,将材料发挥到极致,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监管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控,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保证建筑质量。监管人员可以使用定期监管、突击性监管、专业性监管等监管方式,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工作,施工人员是按照班组的形式进入到工地,在正式作业前,要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工作质量,因为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种类繁多,而且在工种、技术水平、工作状态上都存在相应的差距,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为了保证建筑质量,可以划分职责,将每个职责都划分到相应的工作人员身上,使他们能够知道自己的责任与能力,保证履行施工义务,提高施工质量。
        3.4 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及能力
        在建筑工程土建环节,如果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在具体施工环节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使得整体工程质量遭受严重威胁,进而引起安全问题。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施工人员的重要性,组织施工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并优化安全教育环节,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做出积极贡献。在具体施工环节,施工人员需要依据施工方案开展具体施工,不可自以为是地开展施工,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施工环节,必须由专业人员从旁指导。
        4 结束语
        各建筑企业应提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关注度,在此基础上提升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但是现阶段,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在管理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给管理工作带来困扰,所以要想保证施工现场管理质量与管理效果相关的管理人员应不断地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并善于总结,使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更加细致、全面,进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长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J].居舍,2018(23):184.
        [2] 张可成.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南方农机,2018,49(15):224.
        [3] 陈文亮.关于如何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体系[J].居舍,2018(23):4.
        [4] 代文博.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99.
        [5] 周剑波.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29.
        [6] 罗琼. 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J]. 中国房地产业, 2018, 000(027):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