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同时给工程造价带来更多挑战。清单计价模式通过其对特定的处理流程方式对于建筑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合理的,高效的控制,使得建筑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益得到提高,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运用。文章从清单计价模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出发,就其在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结算等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模式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突飞猛进,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筑行业运行模式,管理特点等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也逐渐被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所替代,这样才能够符合建筑行业新时期发展需求,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有序竞争,提升工程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基于此,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于工程造价审计的影响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动态的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透明化、公正化建设进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具有量价分离、投标竞争的特点,严格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变更等条件进行施工,产生的费用依据按照施工管理能力来确定。工程清单计价模式可以有效的反映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对于建设市场竞争公平性有着重大价值,有效的缩减了建设市场的社会成本。工程造价审计对于工程项目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之后的工程款阶段,这时就可以使用到工程造价审计。
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
2.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原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就是利用国家规定和颁布的计算规则,制定清单项目的设置规则,根据设计图纸,划分工程量清单中各项目的工程量,然后根据取得的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的成本信息和经验数据。
2.2定额计价的原理
对工程产品按照国家规定的计算指标以及定额来进行管理就是定额计价。工程量计算及工程计价是编制建设项目造价的基本过程,按照严格的项目划分和计算规则对项目工程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工程成本及利润,依据工程成本及利润推算,即可得出工程预算或工程投标报价。以上计价方式会使得竞争报价中的价格因素固定化,导致价格因素失去本来的活跃性和多变性。
2.3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区别
工程量清单模式在具体的计价方面和定额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和差异,分为五个方面:工程量计算规则、单价的构成方式、计价程序和定价机制、计价依据、工程竣工结算等。
3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3.1合理编制工程清单
工程量清单会涉及到所有工程项目,属于整体性的规划方案,实际进行清单的编制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的全过程分工。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相关的应用程序有效地把握到项目的重点情况,做好施工安排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于其中一些具体文件和数据要进行有条理的保存和划分,确保项目特征能够完整描述,具体到施工措施的内容则更应当足够具体仔细处理。现在社会条件下工程量清单编制通常都是由委托相应工程造价公司完成的。这样一来,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以及是否准确都会和选择的造价公司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些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认为自身并没有认真核实工程量的义务,导致工程造价完成之后,施工过程有着一定的造价风险。从这点出发,招标的控制价格可以让招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过程中就要充分认识相关工作内容,确保投资金额的各项落实能够具体化,进而提供较为真实的资金计划。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用工程量清单来解答设计图纸相关问题,避免施工出现的设计变动和更改签证等问题。
3.2招投标阶段
工程项目进行到招投标阶段,会形成很多与招投标模式相关的重要文件和重要资料,如: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等。这些材料对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有很多要求和规定,作为造价控制的核心要素,应该全面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避免文件中各条款之间出现歧义、混乱和错误。招标文件是工程项目全周期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充分地代表了业主的意愿和诉求,必须做到文件的完善和详尽,这也是顺利施工的前提,对工程质量和造价有相当重要的管控作用。作为投标报价焦点的工程量清单则是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造价控制工具。只有切合招标文件,删减不必要的暂定项目,全面详尽、准确完整地说明各分项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日后追加造价的可能。
3.3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价值的实现主要靠工程施工阶段来完成,这一过程也是整个工程中资金耗费最大的阶段,因此这一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中所涉及的工程设计细节,工程临时性变更,工程索赔,工程材料计量等方面的信息与标准信息之间的差异,以及由于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不可预测性的变化使得工程造价的预估计变得更加困难。在以往的建筑过程中,由于对影响因素考虑不周全等造成了最终经济效益差的结果。因此,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要通过对施工图纸和各个项目清单中所涉及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对比与跟踪。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就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严格监控施工材料是否按照项目清单以及施工图纸所涉及的进行采购,保证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
3.4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控制
一般包括竣工验收和工程计量两方面,需要对实际成本投资情况加以总结,明确各方在工程中负责内容,对各阶段投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还需要认真的分析相关施工材料,保证工程量施工合理计量,将工程实际施工中消耗单价和设计中消耗单价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依据。工程承包单位需要按照合同规定,与分包单位进行及时核实相关情况,并办理工程结算相关资料,由发包单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监理单位核实批准后,将其作为工程计算的资料。
3.5加强合同管理
国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工程量清单计价和施工合同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异。施工企业要提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合同管理能力,逐步的提升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为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支撑。单位要及时的签订相关补偿条款,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合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工程造价审计可以快速的处理管理矛盾,进而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管理核心内容,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提升工程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将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满足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满足工程造价改革需求。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必须强化工程各阶段造价管理,详细分析工程项目内容,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促进建筑工程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金良.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及控制要点分析.价值工程,2019(2).
[2]郝丽.包头市东河区G6高速公路生态综合治理供水管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
[3]姚锦辉.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招投标中的应用.居舍,2019(23).
[4]段雅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居舍,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