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的临床效果 王长华
[导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坐骨结节囊肿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坐骨结节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坐骨结节囊肿患者,常规术后随访1~3年,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以及术后24h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24h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坐骨结节囊肿较开放手术具有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坐骨结节囊肿;超声引导;硬化治疗;聚桂醇;
        坐骨结节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1],多见于长期坐姿工作者,且为老年女性较多,若治疗不当,复发率较高。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坐骨结节囊肿方法创伤大,患者住院时间长,术后疼痛感觉重,术后下床活动、护理不方便,坐位时有不适感[2]。2018年前我科采取的是传统开放手术将囊肿完整切除法,之后采取了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积累有34例治疗经验。 本研究收集两种不同方法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至2019年收治的坐骨结节囊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4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囊肿硬化治疗,男3例,女11例;年龄61~78,平均(69.36±6.34)岁;右侧6例,左侧8例;囊肿直径3~6cm,平均直径(4.46±0.84)cm。对照组17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男5例,女12例;年龄56~73,平均(64.29±5.61)岁;右侧8例,左侧9例;囊肿直径3~5.5cm,平均直径(4.53±0.76)cm。本文两组病例均有典型症状、体征,均经 B 超证实为囊性包块或以囊性为主混合性包块。采用SPSS25统计分析软件检验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性(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椎管内麻醉,健侧卧位,患侧屈髋、屈膝,于囊肿表面作顺臀纹切口,长度超出囊肿长径。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四周潜行分离,沿囊壁用电刀逐步分离至坐骨结节处,于坐骨结节表面用电刀小心将囊肿完整剥离切除,为保证囊肿的完整性,连同周围少许粘连组织一并切除,彻底止血,依层缝合消灭囊腔,依据术中渗血情况留置橡皮引流膜 24~48 h,术后 10~12 d 拆线。
1.2.2 观察组  选择的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探头频率为3.5~7.5MHz;18-21G介入穿刺针;聚桂醇注射液。
    患者健侧卧位,取屈髋、屈膝位,常规消毒、铺巾,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囊肿部位进行明确,在超声直视引导下用穿刺针穿刺置入囊腔,分别回抽并抽尽淡黄色或暗褐色(囊内陈旧性出血)囊液,用生理盐水洗囊腔至囊液为清亮;用抽出囊液1/3~1/5的聚桂醇原液置入囊腔后15分钟抽出,反复冲洗三次;在用1ml聚桂醇:空气=1:3配成混合液注入囊腔内保留,退出穿刺针,穿刺孔无菌敷料局部加压包扎24h。
1.3 观察指标 统计 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24h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手术出血主要是手术出血、渗血及术后引流片引流血液,一般较大的活动性出血少,已纱布蘸血粗略估计得来;手术切口长度约为5~7cm;手术时间为开始切皮到切口缝合结束,约45~80min.观察组手术出血主要是手术中穿刺孔渗血,以纱布蘸血粗略估计得来;手术切口仅针眼大小,手术时间为囊肿穿刺开始到硬化结束。17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有1例切口红肿,1例切口脂肪液化,均通过切口换药后好转;14例观察组术后穿刺孔均无红肿硬结出血;31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所有随访患者体检无肿块,坐位时无不适感。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均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均无复发者;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11.76%),其中1例切口红肿,1例切口脂肪液化。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1,P=0.488)。

3.讨论
   坐骨结节囊肿属于慢性损伤性滑囊疾病,位于坐骨与臀大肌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化而成,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确切病因尚不明切,常认为与坐骨部位的反复摩擦导致的炎症刺激等有关[3]。 目前,对坐骨结节囊肿的治疗在多数医院采取较多的为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较常见和较彻底的治疗方法,但亦有术后复发的报告[4]。手术治疗,患者痛苦大、愈合慢、易感染,仍有复发可能。而囊肿内壁滑膜组织是生发组织,对炎症刺激和反应敏感;将聚桂醇原液或混合液注射入囊腔内,使囊壁组织蛋白发生变性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消除囊腔的目的。有人研究使用聚桂醇联合糜蛋白酶、无水乙醇等硬化剂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5],但硬化疗效不能排除其他制剂的协同功效,此处我们通过单纯使用聚桂醇一种硬化剂来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评估聚桂醇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的疗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可直接直视下将药物置入囊腔,即便囊肿为多房性,也可逐个穿刺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若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囊肿为多房性,可先穿刺囊腔最大者,抽尽囊液后超声探查病变区域,若所有无回声囊腔均消失,则考虑多房囊腔之间是相通的,可一次穿刺完成硬化治疗;若抽尽囊液后超声探查仍有囊腔未消失,可先行已穿刺的囊腔硬化治疗,再在超声直视下调整穿刺针方向置入残留的囊腔内分别行硬化治疗。囊肿在硬化治疗1周内,囊液重新产生,囊肿再次出现,考虑为硬化治疗后,囊壁蛋白质变性渗出引起;1~2个月后开始回缩,一般3~6个月囊液全部吸收,囊肿消失。硬化治疗前告知患者硬化治疗作用机理,可缓解患者术后紧张感。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超声直视下引导穿刺,监视穿刺路径,避开血运丰富区域,可避免硬化剂误入血管;退针时当针尖退出囊壁后快速退针,避免针尖在皮下软组织内停留时间过长,穿刺针内硬化剂外渗至皮下造成皮下红肿、硬结等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手术创面仅为针眼大小,术前术后无需止痛,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几乎无疼痛感。硬化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手术创伤小;在微创外科时代起到小创伤解决大问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汀国,陈金辉,刘斌.两种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方式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24-25.
[2]张瑶琴,蒋凤仙,王珍,等.光子治疗仪促进坐骨结节囊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36):5077-5079.
[3](美)S.Terry canale.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 10 版. 卢世璧,王继芳,王岩,等译.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53.
[4]黎万余,周逸平,王丽初 等. 注射法治疗复发并多发坐骨结节囊肿 1 例[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323-324.
[5]张硕,朱江,杨春露 等.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坐骨结节囊肿29例[J].武警医学,2009,04:361-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