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医院药库的药品储备和管理方式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期   作者:杨金霞
[导读] 由于药品能够直接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医院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药品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摘要:由于药品能够直接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医院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药品的储备和管理工作。医院的药库管理工作包括了对药品的采购、药品的运输、药品的储存和出库等工作,医院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药库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用药服务,切实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药品;储存;管理
        药库是医院中药物流通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药库管理能够直接对药品的药效和临床治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也能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经营。医院药库的储备和管理对药品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医院需要提高药库储备和管理的有效性。
一、医院药库药房的药品管理的原则分析
        1.1  药品的管理原则
        伴随着当前我国医院的不断深化改革,医院需要切实落实金额管理、数量统计以及实耗实销的原则,记录药品的收发存情况,对医院药库的药品进行库存盘点,切实核实记录的数量与实际药房中的药品数量是否保持一致,从而能够有效的加强对医院资产的管理。通过对医院药品加强管理,能够进一步了解医院药品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1.2  建立健全药品的入库和领用流程
        药品的入库和领用需要建立完善的流程,这是由于药品的单价以及生产时间有着不同,需要确保先入库的药品先领用,这能够有效的反映出药品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药品在药库中过期的现象。药房和药库需要及时的对药品进行盘点,确保药品的总账余额以及药房的药品明细余额相吻合。对于盘点过程中出现的盘亏药品需要及时的记录在盘典清册中,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上发挥财务工作人员在药品盘查中的作用。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药品入库和领用流程,将会使得药品在药房和药库流通的过程中慢慢出现数量不对的现象,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医院的药品数量出现比较大的偏差,这不利于医院的快速发展。
        1.3  药品库存管理工作
        药品实施零库存管理能够使得药房的库存最少,从而使得所需要采购的药品品类以及数量都明显减少,这将会减少因为储存大量药品而导致资金的占用。药房需要转变传统的储存过多的理念,结合医院的药品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有效的把控医院的药品库存量,合理的把控医院药品的数量变化,切实通过药品的快速流通来保持最小库存的药品量,提高医院的资金流动率,为医院的合理经营提供基础保障。
二、医院药库的药品储备分析
        医院药品的储备能够直接反映出药品的需求、价格以及管理水平,医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药品储备量。合理的储备不单单涉及到药品的储备量,还涉及到药品的采购批次以及采购频次,所以医院的储备应当充分考虑库存量以及采购量等。由于医院药库的效率、周转以及成本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医院应当有效的考虑药品的消耗、储备、价格等各个方面的平衡,以期寻找最佳药品储备平衡点。对于抗生素以及心脑血管药物等使用量大,品类相对较多,不会占据过度经费,医院可以适当的多储备,减少采购的频次,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对于品类少,占据医院现金流较多的药物,应当减少储备量,加快药品的周转率。对于医院中使用频次高的药物可以适当的加大,减少采购的频次,从而不断的提高药品采购的工作效率,减少采购成本。对于使用频次不高、占据现金流较多的药物,可以适当的减少采购量,提高采购频次,提高资金的周转率,降低药物储备的成本。医院不单单需要在药品的采购中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在医疗器械、医疗队伍等不断投入,所以医院需要有效的减少药品储备的成本,提高医院资金的利用率。


        由于药品的储存方式将会对药品的供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仓储面积下,仓储货架能够有效的提高药品储存量。由于药品的品类越来越多,药品的出货量和储存量越来越大,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移动式仓储货架,提高药品储存仓库的使用率,储存更多的药品,确保药库能够储备越来越多型号的药品,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医院药库的药品的管理分析
        药库的药品管理原则首要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切实把控药品的采购、验收和保管工作。由于高质量的药品才能够发挥药效,使得病人服用药物以后尽快恢复,所以工作人员应当提高药品采购的门槛,从符合要求的医药公司以及企业购买药物,在确保药效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医院也需要及时的掌握市面上新出现的医药信息,对新药和特效药进行详细的调查,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经过药剂科主任批准以后,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在采购药物的时候需要切实考虑到药品的需求量,将药物的库存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减少药品的资金占用量。对于常规药品、抢救药品、麻醉药品等需要保持足量,切实保障医院药品的供应。对于药品的入库需要经过严格的核对,随机抽查药品的规格以及包装是否符合医院的账目。药品的质量关乎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药物入库的时候,需要详细的记录药物的各类信息,验收人员签字确认以后,再将药物入库,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药品需要坚持不入库,确保药库药房的药品质量。
        医院工作人员在进行药库药房的药品保管过程中,应当对于已经入库的药品加强管理,为药品的储存营造出一个适宜的环境,确保药库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药房的湿度以及温度都应当满足药品的保管条件,并在药库中配备防火防潮的设施,确保各类药品都能够储存在适宜的条件下,避免出现药品储存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而导致药品变质。医院所采购的药品绝大多数都需要保存在常温的环境下,部分药品需要保持在低温的环境下,部分药品在保存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眼光照射,对于名贵的药材以及麻醉药需要进行单独保管。药库中的中药材在储存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霉变和受潮,所以在进行中药材保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中药材的防霉,对中药材进行勤检查,及时的将中药材取出进行晾晒,确保中药材的干燥,一旦中药材的储存环境发现变化以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确保中药材能够储存在合适的环境下。传统的医院药品出入库都是以人工操作为主,在药品的入库、出库和登记的时候,都是通过记账本进行记录。当前医院已经实现对于药品的入库、验收、登记等都通过条码扫描枪和条码打印机,通过条码扫描枪对药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准确的记录药品的全名、生产日期、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时间、药品的有效期等重要信息,这对工作人员管理药库中的药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能够及时的掌握药库中的药品数量以及保质期时间,能够价格药库的药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避免出现药品过期的现象和药品缺失的现象。通过加强对药品入库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减少投入到药库药品管理中的精力和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这也是当前医院药房管理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通过加强对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对药品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好的满足患者对医药的需求,为医院的正常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由于药房管理工作涉及药品的采购、药品的入库、药品的出库、药品的核算和盘点等工作,所以需要协调医院药库的药品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医院药库工作经验,切实完善药品管控的各项制度,切实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使得医院药库管理工作得以不断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郭海燕,张少萍,李风芹. 浅谈医院药品管理流程[J]. 中国医疗前沿,2009,4(03):45.
[2]魏东平. 浅谈医院药品内部控制管理[J]. 现代医院,2009,9(11):99-100.
[3]贺承山,刘素娟,滕海戌,王义忠,王瑞荣. 浅谈医院药品分类分级管理[J]. 药学情报通讯,1990(01):79-80.
[4]肖琴,彭晓燕,狄伟. 浅谈医院药品经营环节运行成本管理[J]. 经济师,2012(09):12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