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双手前掷实心球项目是本地中考选项之一,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从日常教学和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一个班只有个别学生能拿到满分。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纠错,利用辅助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全面正确的技术,提高实心球成绩是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前掷 背弓 送肩收腹 辅助练习
实心球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是力量性和动作速度相结合,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投掷实心球对于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心球的日常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抱怨实心球成绩提高慢,练习过程枯燥,体力支出较大,再加上成绩进步不够明显,部分学生产生退却、倦怠心理。课后我也在反思,应该怎样快速有效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两个实验班的前后对比数据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针对学生个体不同有效纠错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许多错误动作,总体归结为:背弓不充分、送肩收腹不明显、不能协调用力、出手角度过高或过低等。所以我及时制定了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并在不断的实践、体验中加以改进,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1.背弓不明显
有的学生在双手前掷实心球预备姿势时,背弓不够充分。背弓姿势是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核心要素,不充分会导致工作距离缩短,无法为后续的送肩收腹作足充分准备,所以我让学生做抬头后倒、挺胸顶髋、打开肩带等练习,从中体会背弓乃至“满弓”。
纠正方法:
(1)被动下腰练习。让学生下腰过双杠,要求学生屈膝、头后仰、上体后倒下腰过双杠,过去的时候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双杠方算成功,完成后迅速收腹成站立姿势,学生能在此项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力点;也可在两根竖立的标枪上绑一根皮筋,根据个人身高设置高度,身高差不多的为一队进行此练习。这个练习比较有趣味性,学生比较乐意参与其中,效果较好。
(2)背向拉弹力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高、臂长,将拉弹力带绑在适当高度的铁网或其它物体上,将弹力带另一端绑在木棍上,双手拿木棍两端在头部上方做向前引臂练习;也可两人一组,一人双脚前后开立背对同伴,双手拉同伴手里施加一定力量的弹力带,并用力向反方向拉,练习20次后交换位置,共练习三组。此练习让学生体会打开肩带、引臂鞭打的动作,最大限度地拉长肌肉的初长度,增加肌肉做功距离,提高肩背和上肢力量,有效地发展爆发力。
2.送肩收腹不明显
许多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只会双臂投掷,不会利用驱干发力辅助配合,即送肩收腹不明显。纠正方法:一臂放于学生的腹部,一臂放于学生背部,在学生投掷过程中,当力量传递到腰腹时,帮助者用力于腹部和背部,使学生被动用力做压肩收腹动作。训练几次后,学生发现出手速度明显快了许多,因此信心大增。
3.不能协调用力
有的学生在投掷过程中不能协调用力,或者说是不知如何用力才能使效果最大化,“协调用力”看似比较抽象,其实也有加强的方法。我让学生采用 “坐姿”“跪姿” 投掷法让学生体验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时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纠正方法:身体直立跪于或坐于体操垫,吸气展腹成反“C”型,呼气腹部收缩,驱干带动肩,肩带动手臂,前臂内旋拨指将球掷出。
“坐姿”可两人合作完成,一人坐于体操垫,另一个人在距离同伴2-3米处站立,双手持实心球抛给坐着的同学,该生接到球后顺势后躺,双手持球于头后,然后用双手向前上方甩臂的力量和腰腹力量,将实心球抛还给站立的同学,同时顺势坐起。练习12次交换位置,共练习三组。
4.出手角度过高或过低
有的学生出手速度很快,上肢力量也很大,但是出手角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实心球只会虚高或直接砸向地面,没有远度。针对此种情况,我采用对墙练习、设置标志物练习等方法纠正。
纠正方法:
(1)在墙壁上画一定高度的投掷线(约2~3米高度),对墙练习,明确要求,纠正学生高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2)距离投掷线2米处设置一定高度的标志物,要求实心球从标志物上方过去,根据学生身高设置多个高度目标,以解决实心球抛物线过高或过低。
二.巧用辅助练习提高练习兴趣
在双手前掷实心球教学单元,课堂上应适时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素质练习、小组合作等方法辅助提高上肢力量、腰腹肌力量、下肢力量等,对高质量完成前掷实心球有较好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练习兴趣。
1.加强上肢力量练习
男生主要以俯卧撑和挂杠练习为主。挂杠练习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确定练习时间,主要是为了让男生体会打开肩的感觉;女生以俯卧支撑和斜身引体向上为主。增加的是手臂及肩带的力量,同时也增加了腹肌力量。俯卧支撑要求限时45秒到90秒不等。
2.加强腰腹肌力量的练习。
比如平板支撑、仰卧举腿、“两头起”等,以“两头起”为例,练习者平躺在垫子上,收腹,手和腿伸直同时抬起手触脚面,慢慢放下后再迅速抬起,练习次数以15次/组为宜,3—4组。
3.加强下肢力量的练习。
比如深蹲跳、弓步换腿跳、50米短距离跑、哑铃弓箭步蹲等,以哑铃弓箭步蹲为例:手持哑铃,一腿蹬,一腿向前跨步,大小腿折叠,角度都是90度,膝关节不超过脚尖,后腿膝关节不着地。
4.用轻物代替2KG实心球
在初学阶段,可采用篮球等轻物代替2KG实心球。两人一组小组合作,男生安全距离为30米,女生20米。投掷20次为一组。轻物投掷练习能巩固技术动作,练习出手速度 。
三.实践成果与反思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两个实验班的平均分前后对比发现,每个班平均远度进步了1.5米左右,满分率也高了很多。说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和辅助练习提高练习兴趣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双手前掷实心球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知识技能的能力,初中生练习实心球,既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也为了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提高投掷成绩,既需要加强学生上肢、下肢、腰腹肌力量的训练,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也需要体育教师采取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式,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提高初中生的投掷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国成.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教法[J].体育教学,2007(2).
[2]谢克.提高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能力的细节关注[J].体育教学,2017(8).
[3]张家龙.实心球最佳出手角度的实践探索[J].体育教学,2017(9).
[4]何平.新中考体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