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肾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罗沙司他的临床疗效及对微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实验样本,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的治疗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的治疗应用罗沙司他,评比两组贫血相关指标、炎性因子表达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TSAT、SF、HCT得分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Hb高于对照组,IL-6、CRP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肾性贫血治疗中罗沙司他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微炎性因子,具有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肾性贫血;微炎症因子;罗沙司他;临床疗效
肾性贫血多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发生,其中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的发病率最高。患者可见一般贫血表现,如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身体乏力等,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同时会伴有尿毒症出血倾向,如口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肾性贫血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 P O)绝对和相对的分泌不足,其次为血浆中存在着红细胞生长的抑制因子、尿毒症病人长期低蛋白饮食、营养不良、失血等也是肾性贫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主要选择药物治疗。透析等方法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而其中静脉或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这样的治疗方式必须长期坚持,且输血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几率会相应的增加。所以依然需要对对症、有效的新型治疗药物进行探索[1]。本文抽取本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实验样本,现整理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实验样本,所有病例均可满足肾性贫血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区间41-73岁,平均年龄为(53.8±2.7)岁;透析时间在5-37个月内,平均时间为(24.9±3.5)个月;治疗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区间42-74岁,平均年龄为(54.5±2.6)岁;透析时间在6-36个月内,平均时间为(25.2±3.6)个月。两个组别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即视为可作公平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的治疗: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1周进行2-3次;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药标准为100-150IU/kg/周,增加的最高剂量≤30IU/kg/周。治疗组的治疗:于透析1h前或透析2h后予以罗沙司他口服,设定给药剂量为1-2mg/kg,1周进行2-3次,治疗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血清铁蛋白(SF)、血红细胞比容(HCT)、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得分,其中TSAT在20%以下,SF在100μg/L以下;测定两组炎性因子的表达含量,主要包括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含量(Hb)。
1.4统计学评析
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时使用的工具为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进行描述时所用的为(),对比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贫血相关指标的变化
治疗组患者的TSAT、HCT、SF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高,两组别数据差异显著,即P<0.05,详见表1。
表 1 比较两组贫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分)
3 讨论
肾性贫血属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肾脏受损的同时,各项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肾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和相对的分泌不足,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数量会大幅度的减少,血红蛋白浓度就会明显降低,导致肾性贫血。因炎症物质导致的血管内发炎,就是临床常说的微炎症状态,相关研究发现[3],肾性贫血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同微炎症因子的含量具有密切关系。罗沙司他稳定内源性HIF,调节EPO通路和铁代谢相关基因,有效的降低铁调素,综合调控红细胞的生成,纠正肾性贫血。本品可将微炎症因子含量有效减少,从而让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得到缓解,减少炎症因子数量,延长红细胞存活时间[4-5]。
由此次研究得到结果可以知道,治疗组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后,其TSAT、HCT、S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P<0.05;且治疗组的Hb比对照组高,CRP、IL-6比对照组低,两个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P<0.05。从而证明,肾性贫血治疗中罗沙司他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微炎性因子,具有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宏彬,梁军,马强.罗沙司他胶囊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及预后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08):178-181.
[2] 王睿,胡洪涛,胡双,何虹,水华.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的Meta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12):871-876.
[3] 陈楠.罗沙司他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9,38(12):919-920.
[4] 彭长坤,刘萍.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89-91.
[5] 杨杰.罗沙司他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微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2019,(26):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