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天矿山地质工作难点应对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蓝先灵 蓝加彬 阮诗昆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山矿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山矿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下面就以矿山地质工作的难点详细的给出解决措施。矿山资源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目前人类发展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本文就相关露天矿山地质工作中的难点做出了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露天矿山;环境;采矿
         一、地质资料的及时性
         露天矿山的开采一般都是大面积的开采,并且开采的矿物质种类也非常多,由于露天矿场地下矿物质分布非常不均匀,也没有明显规律,所以要把矿物质开采转化成可利用的物质,其难度较大、开采周期较长,对矿山的开采进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应对措施:
         ①使用科学方式的转变。针对目前矿物质的开采缓慢,很大原因是对地下矿物质的不确定性。无法对区域内的矿物质形态和品质作出判断,从而导致矿物质的开采缓慢。针对此情形,可以在发现矿产处,首先是用手持式矿石分析器对地表矿物质进行采样分析,然后做好记录,随后使用地质雷达对露天矿场的整体地面作出探测,随后绘出图纸分析,详细了解每一处矿物质的分布,然后作出矿物质图形分布及地质分析报告。地质报告的作出,对于地下矿石的采集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能明确看出地下矿物质的分布,并且能对地下矿石流的分布等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对于后期的开采是非常容易的。使用科技的力量对于矿物质的开发具有很强的推动性,是提高矿物质开采效率的有效方法。
         ②及时取样,对于有些地方的地平面不平的地方,无法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对于这种地方,要及时的进行人工取样,随后及时送到实验室化验,分析出结果,从而对地面的矿物质作出评测,及时掌握地面矿物质的分布,然后安排合适的方式进行指导开采。
         ③总结经验及时分析。随着矿山的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对于前期勘测的图纸的需求更加重要。因为深度开采矿石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有图纸的指导,就可以准确的发现矿物质的分布,能够精准的对矿物质进行开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盲目开采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已经开采的区域,要做好详细的开采进程总结,从而总结经验,对于整个矿山的规律总结,从而做出更适合整个矿山开采的方式。提高整体开采效率。
         二、止损减贫
         想要提升这个矿场资源的利用率,止损减贫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矿山的开采上,必须运用科学的开采方式,才能减少损失,降低贫化。减少损失、降低贫化是一个矿山开采的重要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为矿山带来更好多的经济效益。
         应对措施:
         ①坚持适用先采掘,后开采的方针。在矿山的开采中,必须先采掘矿山样本,对矿山的地质结构做出分析,对地下矿物质资源的多少、质量和分布方式进行了解制图。然后再跟进开采工程,这样才能够更加合理的达到开采矿物质的目的。矿山的开采不是蛮力的时代,必须是科技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合理的开采矿产资源,并减少浪费。
         ②协调各部门的合作,矿山的开采时技术部门和开采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现的,只有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验证,才能更好的减少损失,减少浪费资源。技术部门的检测是开采部门的先驱,是指导开采的重要技能,所以技术部门对于测量、勘测等都要有非常精确的准确性。
         三、边坡安全
         矿山有一个重要的安全因素就是边坡的安全。由于露天矿场的开采大部分是通过台阶开采进行的,在开采过程中由于使用爆破振动等模式,对于矿山周边的地质结构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很容易引起周边的滑坡、位移等灾害。因此对于边坡的安全管理,是矿山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综合来看,影响边坡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边坡滑坡造成的原因作出详细的了解,分析是因为工程性地质破坏或者是地质结构本身的侵蚀造成的,只有对造成原因了解才能够预防边坡滑坡。

矿山可以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以科研机构的成果作为指导,通过科研机构对工程性破坏的数据做出分析,研究工程性破坏的破坏度,提出可行的改进办法,从而增强边坡的安全性。科研结构还可以从地质结构出发,要就矿山的地下结构,了解地质结构本身的变化和破坏度,综合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只有两个共进才能有效的对边坡的安全进行管理。对此,要各个部门运用综合治理,分级管理的战略思路,通过各种手段才能达到目标。
         四、资源寻找
         目前,矿物质资源使所有工业的基础,由于矿物质的不可再生性,让矿物质资源显得格外重要,所以矿产资源的储备成了矿场需要面对的严肃问题。
         ①寻找矿脉的延伸方向,通过对已经发现的矿脉进行科学分析,总体矿脉的延伸方向,想找主矿脉的发展规律,掌握矿脉的横向、纵向等分布规律,通过矿脉寻找新的矿物质资源。通过对整片区域的地质研究,可以研究整片区域的矿脉分布,寻找那些未被发现的矿脉资源。
         ②加强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发现矿脉的基础,矿山要组建自己的勘探队伍。搞好矿产开采的同时,要搞好地质科研工作,通过开采与勘探的实践经验,总结经验,寻找新的矿点。重点是寻找矿点外的资源,发现新的资源点,为后面矿区的工作做好储备。
         ③随着矿山的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寻找和开采的成本与日俱增。矿场要在规律研究的同时,加强勘测技术,多运用高科技技术,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寻找合适的开采途径,从而减少开采成本。
         ④资源整合。在矿产的开采同时,与科研结构合作。通过科研机构的研究,对矿产的开采和寻找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对矿脉的寻找上,充分调动每一处资源,为矿产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五、地质环境因素
         ①地质灾害频发。矿山的开采过程中总会收到不同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由于露天开采的原因,开采破坏了原有的地质平衡状态,导致原有的山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山体的平衡导致山崩的发生。其次,由于矿物质在提炼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残渣,矿渣的质量很高,并且数量比较多,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企业会对矿渣随意堆放,随着矿渣日益的增加,会破坏原有的地质结构,造成滑坡。
         解决措施:
         对矿场的废渣进行有效利用,让科研机构对矿渣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矿渣中的成分,然后看他的剩余利用价值,如果有价值可以对其进行经济价值处理,如果没有价值要研究其他可行的办法进行处理。例如:可以回填其他没有价值的矿洞、对废弃坑洞的回填等,让矿渣也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②破坏居住环境。露天矿厂一般都有非常大的占地面积,大的占地面积会对原有的树林和耕地进行破坏,从而破坏生态的平衡。树林的减少,是对环境的破坏。并且矿场的开采,会有很多的伴生垃圾排出。如大气污染,废气的排放会直接影响空气的质量,另外大气的污染在空气中的传播,最后会以不同的方式降落下来,再降落的同时对农作物和植被等造成巨大的伤害。另外矿厂一般会有含金属的废水排出,废水的排出是对农作物以及水产生物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者还会对地下水进行污染,严重影响附近人们的生活环境。另外,由于矿物质的开发,会导致地质结构不稳定,会让公路造成塌方,妨碍公共安全。所以要解决环境的破坏是对企业发展的提供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解决措施:要对矿物质进行科学开采,同时采用地质技术分析和对周边的调查,在不影响居民生活和道路安全的前提下开采。矿产废气的排放亦可以得到利用,利用其可燃性对其进行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同时增加利用率。要建立废水处理厂,对排出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分解水中的金属物质,让排水达到正常的排放标准,这样排出的水可以对周边的耕地进行灌溉。
         结 语
         国家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的开发,只有矿产企业合理按照国家制度,克服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才能保证国家工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