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档案管理工作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制约着其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引言
新时期的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体制与现行管理模式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不断地改进完善。现如今,档案管理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了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目前档案管理制度的欠缺、档案管理技术落后、档案管理队伍素质相对偏低、档案室环境较差等问题都是影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手段,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将不断的完善与提升,从而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发展。
1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强调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护档案文件,这关系到人民的命运以及前途;邓小平同志提到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习近平同志提出档案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同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可见,档案就是真实的历史记忆,是确保群众合法权益的凭据,为相关者奠定了基础。各级各类档案部门需要对档案进行完整的收集、规范整理、科学安全保管、便捷高效利用。然而一直以来,因为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档案的相关工作效果也受到了限制,这就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2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只局限于档案材料的统计、整理和收发、保存,以往并不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但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的业务范围开始涉及到档案资料的研究利用和二次开发,呈现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操作能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有高水平、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支撑。而目前很多机关事业单位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习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思维模式,导致工作人员创新能力薄弱、专业能力欠缺、职业素养不足,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信息化进展缓慢,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2.2硬件设施更换不及时
目前,影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因素就是管理经费投入的力度并不够。部门事业单位没有及时的更新之前构建的档案管理库房与管理系统,长期下去便会导致新时期的档案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工作发展需要。一部分事业单位所建立的档案室内部环境都相对较差,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依然使用的是陈年铁质结构的档案柜,早已老化、生锈。并且档案室中也很少做防霉、防虫的处理,这样一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便很难得到提升。
2.3事业单位管理法规不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对国家《档案法》及《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力度不够、认识不足,许多事业单位并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法规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
3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对策
3.1更新单位管理理念
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中,管理理念尤为重要。
事业单位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首先在工作的过程中,领导者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对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与深入探究,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其次,机关事业单位还应该不定期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专业技能的培训,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完善工作流程。最后,顺应时代的发展,各个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都应该不断的更新自我理念,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进而有效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2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
在信息化时代,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在具体工作中,要保证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严格地按照单位所建立的制度体系实施的,降低违法违规管理档案现象发生的概率。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需做好分级、分类管理,这样在后期的档案调用过程中,也能够快速的对应查找到所需要的档案。在机关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当将档案管理划分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结合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工作计划,成为专业化的小组管理团队,依照档案类型、重要程度等,有针对性地推进各项档案管理事宜,逐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3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质量,因此,要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需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这就要定期组织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丰富他们的管理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另外,单位还需要为规范、标准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管理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工作要认真负责,对于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需要先解决,定期总结和学习,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
3.4事业单位完善法规
一个单位的运行除了管理者的掌控之外,单位的法规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可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也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指导。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对于档案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可以从管理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规定的制定,积极吸取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见,使得这些规定能够真正发挥出他们所应该发挥出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工作的开展。
3.5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是管理方式的技术创新。机关事业单位应着力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档案管理的软硬件条件。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加密技术、数码扫描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引入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之中,构建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档案数据保护系统、信息采集系统。通过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档案资料的资源利用率,同时也方便档案的查阅、分析和整理。
结语
档案管理是人事合理调动的基础所在,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必须要结合机关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优化档案管理队伍,及时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段明贤.如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卷宗,2019,9(21):64.
[2]李峰.如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
[3]贾春丽.如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办公室业务,2018(08):106.
[4]赵子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