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能源方面来讲,在钢铁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的煤炭和电能,是耗能的大户。除了高耗能,钢铁工业还是高污染的企业,虽然经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钢铁行业的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扼制住钢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工业在为国家创造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治理钢铁企业的污染问题刻不容缓。鉴于此,文章分析了钢铁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企业;环境污染;解决对策
1钢铁行业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1缺乏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技术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高炉千余座,容积在300m3以上的高炉数量非常多,并且20吨以下的转炉年生产率占总产能的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装备大型化储备不足。其次,钢铁行业产品缺乏较高的附加价值,存在大量的低水平产能,且生产质量无法达到市场标准,严重浪费能源和资源,并相应产生了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有效回收利用可燃性气体,煤气的放散率也比较高,不能通过有效措施回收转炉煤气。此外,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差距也较大,沿海钢铁企业虽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企业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
1.2钢铁行业环保措施力度不足
在控制钢铁行业废气污染时,主要是对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但我国二氧化硫废气处理排放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全面实现总量控制目标,二氧化碳排放量及重金属排放量仍存在超标问题。我国在烟气脱硫装置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缺乏符合发展要求的脱硫工艺。我国的煤炭和铁矿石普遍含硫量较高,外国的脱硫技术无法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经脱硫处理后产生的物质无法进行二次利用,脱硫装置的成本费用也较高。按照我国当前对脱硫废水处理装置的配置要求来看,中小型企业尚无法承受设备购置成本。
2钢铁工业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1培养一支综合能力强的环境监测队伍
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环境的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所以,相关部门要重视对钢铁工业的环境监测及监督工作。在钢铁工业生产中,环保局需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专门落实环保工作的队伍,通过过硬的技术、严格的测试方法与流程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因而环保局需高度重视钢铁工业环境监测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学习,使环境监测人员能掌握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使新方案能够有效开展,新问题可以妥善解决等,从而提高整个钢铁工业环境监测整体水平。
2.2实现环境监测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
钢铁工业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应做到环境监测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彼此结合,实现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们需加大对钢铁工业“三废”的监测力度,在钢铁企业内部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即在钢铁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口安装“电子眼”,实现动态采样数据并实时传回视频,进而实现环保部门信息监控中心在线监测,及时了解企业排污情况,一旦发现排污超标,则作出严厉处分并要求钢铁企业给予整改。这种互联网与环境监测结合的模式,便于我们通过对所监测内容进行梳理,实现环保工作的便捷性、现代化,增强环保科学性,满足环保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与水平。
2.3督促钢铁企业签订环保责任状
为不断增强钢铁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环保自律意识,承担起环保社会职责,应要求钢铁企业在工程进行中签下环保责任状,预防和制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维护地区环境安全与民众身心健康。通过责任状的签订,要求钢铁企业承诺严格执行环评与“三同时”制度,增加环保资金投入,拓宽监测范围,提高监测准确度,使排污行为更规范,使环境监测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同时,明确要求钢铁工业中产生的危险废物能依法依规处理,自觉接受环保部门的分级分类管理与监督,维护企业良好声誉,保障社会稳定。
2.4明确环保职责
强化环境保护工作,促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若要做好钢铁企业环保工作,前提就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对这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明确各自在环保中的职责,并将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企业内各部门日常生产活动中和绩效考核范围里,对于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将责任追究到人头上,给予严厉惩处。同时,加大各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对各生产部门的资源能耗量、污染物排放量作量化统计,归入企业部门成本核算与考核内,提高环境保护执行度。
2.5技术设备持续改进,实现减耗降污
持续改进技术设备也属于做好环保工作的可行手段之一。能耗和污染物的出现主要都是因设备的运行而产生的,怎样才能在对生产效率无影响的条件下减少能耗并降低污染物,就要求钢铁企业在日常生产里累积经验,敢于创新,不断进行设备技术改进。
2.6完善环保台帐和环保应急响应方案
注重企业环保台账与环保应急响应方案的完善,强化环境监测也属于落实环保工作的可行措施之一。完善的企业环保台账可准确、全面地记录下钢铁企业的能源耗费与污染物排放量,这可为节能降耗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同时,完善的环保应急响应方案更利于企业及时从容解决出现的突发性环保事故,尽可能地将事故损失控制到最低;钢铁工业的日常环保监督、检测工作除了由当地环保部门或第三方公司负责外,企业内部也需组建一支专门的环保专职小组来开展环境监督、监管工作,这样方可真正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之效。
2.7做到清洁生产,增强生产的科技含量
要转变钢铁钢铁工业的环境污染与高耗能现状,关键在于坚持清洁生产理念,将节能环保贯穿到钢铁钢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各种先进性与科学性的节能环保技术的引入。例如,借助电子束照射法与钢渣石膏法等烧结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控制,依靠干法布袋除尘技术与转炉煤气干式除尘技术,严控钢铁钢铁工业中的污染物排放量,达到节电、节水、除尘之效。
2.5结合实际,提高二次能源循环利用率
钢铁产品生产过程是以铁矿石、煤作原料的高炉—转炉—连铸—热轧流程与以废钢作原料的电炉—连铸—热轧流程,要实现整个过程的减能降排,就要求增强钢铁生产环节的能源二次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变废为宝。而具体的做法包括:强化钢铁煤气与热值的最大化利用,应用电炉、转炉煤气制造尿素等;强化钢铁炉渣的全量与高附加值的最大化利用,例如以矿渣与玻璃原料作材质,用于矿渣微晶玻璃的生产,也可满足对微晶玻璃产品的需求量;注重钢铁生产的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钢铁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应给予分离处理,把分离出的油类、尘泥等物质进行二次循环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为了全面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降低生产环节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从实行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体制、淘汰落后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产环节的污染源头处理控制、加强能源二次利用效率、加强节能技术投入力度、加快生产技术转化等方面入手,严格遵守钢铁行业节能清洁生产准则,大力发展新型生产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钢铁行业环境污染程度,全面实现资源利用型和能源节约型的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亮.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研究—以炼钢厂圆形旋转除尘器的优化改造为例[J].价值工程,2016,35(26):64-66.
[2]赵佳伟.化解三大矛盾促进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36-40.
[3]李南姿.我国钢铁企业环境竞争力研究[D].沈阳:辽宁科技大学,2014.
[4]齐晓燕.煤炭利用的环境影响及节能减排潜力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