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的现状分析及预防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李树琼
[导读]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的现状分析及预防


李树琼 
 (楚雄州大姚县人民医院外二科;云南大姚675400)
摘要:通过在上海东方医院进修学习PICC置管维护期间观察到的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带管回家后得不到很好维护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后,随即将现状分析及如下:1.发现培养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很有必要。目前对肿瘤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化疗,而化疗药物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毒性大,对周围血管损伤也比较大,为了减少对血管的损伤,让化疗顺利进行,都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最常用的就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或者是输液港置入,而两种导管都需要定期维护,PICC导管要求每周维护一次,输液港至少4周维护一次,化疗病人都存在一个间歇期,间歇期回到当地后就只能到当地医院进行维护,在PICC导管维护措施方面,要加强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降低不良的因素,减少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良好改善。
关键词:肿瘤患者、间歇期、中心静脉导管、维护
  目前我国开展PICC置管及维护的多为二级以上医院,绝大多数没有PICC门诊,也就是没有相应的专科护士,而输液港在国内很多基层医院都未开展此项目,导致化疗间歇期的患者回到当地医院导管得不到正规程序的维护,输液港患者还要返回置管医院进修维护,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导管维护不当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基层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势在必行。经过半年的观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有:
1.1导管滑脱;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维护时导管位置摆放不当,固定不稳妥,患者活动时不注意保护就会导致导管滑出,要是滑出太多,导管尖端位置不在上腔静脉,导管就不能正常使用,重新穿次置管既给患者增加痛苦又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1.2穿次点感染;这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维护时不注意无菌原则,无菌观念不强是导致穿次点感染的重要原因,所以负责维护的护士必须经过正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3皮肤湿疹;这个问题在夏天也是比较常见,夏天因为天气炎热,出汗多,粘贴敷贴的区域会出现湿疹,一旦出现湿疹必须到医院进行处理,否则湿疹加重会导致皮肤溃烂;发生湿疹到医院要是没有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维护,不但皮疹处理不好,导管也固定不稳,就很难保证导管的正常使用。
1.4皮肤破损;这个问题要是维护得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贴膜的时候如果遇到没有经验的护士不注意技巧,双手持膜导致贴膜与皮肤之间张力过紧,压力过大就会导致皮肤起张力性水泡而破损。
1.5皮肤压疮;这个问题也是跟维护的护士有关,维护时导管位置摆放不好,贴膜过紧就会导致PICC导管固定翼及延长管压伤皮肤而造成压疮。
1.6导管回血、堵管;如果维护时不采用正规脉冲式封管或者冲管液小于10ml,病人活动穿次侧肢体过大或者用力后就会导致导管回血、堵管。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没有经验的专科护士及时用尿激酶溶栓,导管就无法使用,就只能拔管了;但是如果是有经验的专科护士及时溶栓处理使导管通畅就还能正常使用。



2.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健康教育到位了,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就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导管的正常使用。
2.1术前宣教;术前要跟患者及家属讲解穿管的目的及穿次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等等,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再穿次置管。
2.2术后宣教;置管成功后要跟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注意事项。
2.1.1体位,平卧或者侧向未置管侧。
2.1.2不要用穿次侧肢体测量血压,因压力会使血液返流引起堵管。
2..2.3衣袖不宜过紧,穿脱衣服是动作轻柔,穿衣服时先穿穿次侧肢体,脱衣服时先脱未置管肢体。
2.2.4穿次当日减少穿次侧肢体的活动,适当增加握拳松拳活动锻炼。
2.2.4术后第二天即可进行日常活动,如:炒菜、吃饭、刷牙、扫地、开车等,但是持物不能超过一个热水瓶的重量。
2.2.5穿次侧肢体不可进行大幅度的活动,如:拉单杠、举重、打球、高空购物,胳膊旋转锻炼等,因为这些动作会牵拉而使导管移位。
2.2.6观察穿次点及周围皮肤有无出血、分泌物、红肿疼痛,敷贴有无卷边、松动潮湿等。如有这些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找专业护士处理。
2.2.7导管每周维护一次,包括消毒、更换贴膜及输液接头、冲洗导管等。
2.2.8洗澡只能选择淋浴,禁泡澡,淋浴时要用防水袖套包裹敷贴及导管,预防水浸湿敷贴导致感染。
2.2.9做增强CT,磁共振时严禁从导管打造影剂。
   目前在三甲医院都有PICC专科门诊及专科护士,但是二级及以下医院就没有PICC专科门诊及专科护士,现在医联体的建设就是要医疗资源一体化,为保证医疗保健的连续性和互补性,重症患者在三甲医院完成手术治疗后就转回二级医院行后续治疗,以及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回家调理时段都要到二级医院维护导管等等。所以就要求二级医院也必须要有相应的专科护士才能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后续治疗,保证患者各种导管安全。要求二级医院加强对专科护士的培养,三甲医院也要承担对下级医院的培训工作,利用有效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只有让基层医院的护士都掌握PICC维护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流程时才能保证导管的安全并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不同PICC置管方式对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黄菊华,张甘棠,周宾华,吴元丽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第2期25卷
【2】肿瘤内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分析;葛晓霞,张兰凤,钱玉兰,护理管理杂志2016.16(4)
【3】延续性护理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效果;王雪松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年26卷4期
【4】1例鼻咽癌患者PICC带管期间发生皮疹的护理;张永筠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年25卷3期
【5】防PICC导管滑脱固定带在临床中的应用;潘丽娟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年26卷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