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帅 朱加伟 王进 许可 徐业凯 周陈 闫鹤 唐啸?
(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治疗创面损伤感染的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
流(VSD)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0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创面损伤感染患者29例,均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方式。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效改善,且得到治愈,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死亡案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损伤感染创面的愈合度,缓解其坏死、感染症状,对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损伤感染创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由于创伤、烧伤等严重外伤所致的软组织较大面积缺损、撕脱后感染,或由于骨髓炎、褥疮及糖尿病足等疾病并发引起患者出现创面损伤,经进一步细菌感染,会导致其伤口难以愈合,病情的进一步加重,需及时给予治疗干预[1]。负压封闭引流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通过纳米级药物冲洗直达患者的病灶,用以彻底清除创面,对创伤内部进行深度的杀菌消毒,与传统抗生素给药治疗相比,可以更好的减少对患者的创面刺激,增加药物疗效,辅助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加速康复的达成。本文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0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创面损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办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0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创面损伤感染患者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20-68周岁,平均年龄(39.75±18.25)周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烫伤13例、烧伤7例、褥疮3例。致伤部位:上肢14例、下肢15例。骨折例数:6例。创面数量:32处。创面大小:2cm×3cm-5cm×10cm。创面感染:轻度6例、中度18例、重度5例。细菌感染:29例,均经细菌培养呈阳性。伤后至治疗时间:1-72h。纳入标准:(1)均为创面损伤感染,经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2)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和治疗后的植皮及缝合;(3)均讲解治疗的相关知识,并得到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签字。
1.2方法
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方式:(1)选用材料。①Vacuseal材料:医用泡沫敷料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制成,0.8mm厚,微孔大小约0.3-0.5mm[2]。内置2根硅胶0.5mm管径多侧孔硬质引流管。②生物透性薄膜:美国3M公司制造,透气性良好。③引流瓶:可产生80kPa最大负压,消失后可重新通过50mL注射器抽气负压;(2)彻底清创。首先用生理盐水将创面血污、皮脂、皮屑及角质冲洗擦净。其次彻底清除患者创面的脓液、异物及已经失去活性的软组织、坏死角质层等。最后对受损的肌腱、神经、血管等进行修复[3];(3)将Vacuseal材料修剪成与创面或创腔形状、面积相一致,完整贴敷在创面上或深入创腔内。于创面或创腔约5cm外皮下组织中戳孔引出2根硅胶管;(4)封闭创面或创腔。清洁创面四周皮肤组织,采用准备好的生物透性薄膜完全粘贴封闭创面,完全封闭指覆盖面应超出创面边缘>3cm[4];(5)连接负压。将负压引流瓶与引流管相连,负压设定至40-60kPa,观察患者敷料的收缩情况,通过手触患处变硬且引流出液体为准;(6)治疗时间:负压引流连续操作5-7天后,取出内置敷料。观察患者的肉芽生长情况,若新鲜旺盛,可继续行自体植皮治疗。对于骨折或创伤严重,分泌物较多患者应对Vacuseal材料重新更换并继续上述操作至肉芽生长良好。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越快,治疗效果越好。
2结果
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29例32处创伤中,经5-7d引流后,长出新鲜肉芽,患者创面经植皮及缝合后均痊愈。6例骨折患者在骨折术后恢复期间引流效果较好,创面愈合良好。换药次数为7-14次,植皮时间为7-10天,治疗总费用较既往创面感染患者治疗总费用降低约30%,住院时间为15-50天。治愈出院后回访,创面愈合均良好,未并发其它功能障碍。
3讨论
经创伤后患者的软组织出现大面积撕脱、缺损,因细菌感染加重创面的坏死程度,常规处理无法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5]。负压封闭引流是一种对浅表创面有效清创,对深部腔隙或坏死组织彻底清除的治疗方案,对于普外科及骨科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负压封闭引流的优点:创面清洁得到了保证,首先对创面清理后置入材料,可以提升纳米药物的渗透效果,其次覆膜避免了再次感染,因其防水、隔菌、透气,也降低了局部渗液的积聚概率,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感。创面的清洁可加速其消肿,从而恢复内循环,促进患处组织的自我修复,有助于及早植皮,缩短了患者的病程,降低了治疗所需费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可维持7-10d,敷料的不频繁更换,一方面减轻了患者治疗的痛苦及医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再次感染的概率。负压封闭引流的应用中也需注意:(1)尽早应用;(2)抗感染给药辅助治疗;(3)注意日常营养补充;(4)做好皮肤消毒。
综上所述,在对创面损伤感染的治疗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肉芽的生长,辅助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疗效显著,值得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力,陈玉,韩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1):6-8.
[2]闫振升,王劲.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对比[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3):140-141.
[3]刘有才, 王玉林, 杜天文, 曹立鹤.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面损伤感染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27):5178-5179.
[4]孙乐梅,管馨,刘京敏,等. 反取皮植皮术结合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4):147-149.
[5]王春雷.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