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大肠癌病理报告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月1期   作者:郑国文
[导读]
郑国文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四川乐山614000)
   目前,诊断癌症的方式越来越多,比如说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切片、活体组织穿刺,甚至是查血等检测方式,总归是要通过病理诊断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患者的情况,单一的检查往往不能准确的得出诊断结果。一些患者,在拿到自己的病理学诊断报告后,总想立刻就知道结果,但病理报告中的大部分内容患者又是看不懂的,因为病理报告中往往涉及到了很多非常专业的内容,这会让患者感到迷茫、紧张焦虑。在这篇文章中,将以大肠癌为例,教大家如何看懂病理报告。
   一、关于病理诊断报告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
   病理诊断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快速冰冻病理报告,另一种是常规病理报告。快速冰冻病理报告是:在手术的过程中,切取部分病灶进行冷冻切片的处理,然后将所得结果呈递给手术医生,以便其能够及时判断所要切除病灶的范围。常规病理报告指的则是术后对于取下的组织部分进行一系列处理染色观察,然后得出的诊断报告。本篇文章所阐述的类型即为常规病理报告。
   常规的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肉眼观察活检组织的数据,主要观察记录该组织的形态、大小、颜色、以及边缘是否清晰。第二部分是镜下观察切片的结果,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细胞大小以及间质细胞的形态来判断细胞的正常与否 。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即医生对该切片组织做出的诊断,判断这个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如果肿瘤是良性的,病理科医生往往还要做出预判,提示该肿瘤有无恶性病变的可能;如果肿瘤是恶性的,那么应该在报告中指出该肿瘤的分期,往往会根据它的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病理诊断往往是判断癌症是否发生的“金标准”,它能够通过观察组织切片来判断该细胞是否发生病变,还能够判断该肿瘤是属于良性还是恶性肿瘤。在观察肿瘤是否为恶性肿瘤的时候,影像学学检查往往只能判断肿瘤是否存在,而不能判断肿瘤的性质,因此病理学诊断报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治疗方案和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如何看懂一份大肠癌病理诊断报告?
   1.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大肠癌,大肠癌是发生于大肠的恶性肿瘤,它包含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多发于老年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大肠癌的风险会增加。数据显示,男性多发于女性,老年人多发于青壮年。
   2.想要看懂一份大肠癌的病理诊断报告,需要我们清楚地知道病理诊断报告的组成。正如前文所述,病理诊断报告分为肉眼所见、镜下所见、和病理诊断三个部分。
   肉眼所见:一般会标出该大肠肿瘤的部位、大小、类型;所切肠管的长度、有无穿孔情况;检出的淋巴结数目和分组等。
   镜下所见:主要包括了该段大肠附近的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癌肿的浸润深度、癌栓是否出现在周围的血管中以及癌肿是否浸润周围神经。
   
   患者一般可以通过病理诊断这个部分来提前的判断自己的病情。病理诊断一般会显示以下几个方面:
   (1)该大肠癌的类型和大小。比如会指出这是一个溃疡型的中分化癌,大小为4.5×4.0cm。其中,通过癌的分化程度,我们可以预判该癌症预后效果。往往大肠癌的分化程度越低,预后效果越差。分化程度越低意味着癌细胞越幼稚,更容易恶性增生和转移。而大小则表示该癌灶的大小为4.5×4.0cm。
   (2)癌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比如“浸润肠壁深肌层”“癌组织侵及浆膜层”。这说的是癌组织对肠壁的浸润程度,浆膜层即大肠的最外层,说明癌组织已从肠管内浸润到肠外膜,如果此时无淋巴转移,情况还是较为乐观的。
   (3)癌组织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如“见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形成”。说明癌组织已经侵犯了神经及血管,出现血道转移,癌栓在血管内形成。
   (4)淋巴结转移情况。当病理诊断报告中标出某位置淋巴结转移,说明癌组织已经发生了转移,情况较差,预后效果也太理想。
   (5)肿瘤的病理分期。肿瘤的病理分期往往采用TNM分期。如一份诊断报告上面的病例分期为pT4aN1MO。p指的是病理pathology的首字母,此字母无太大参考意义;T4a指的是细胞已经侵及到大肠的浆膜层;N则代表着局部淋巴的转移情况,N1则意味着局部有一到三枚淋巴结转移;M代表淋巴结远处转移的情况,MO意味着没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此分期意味着我们常说的中晚期,此时病情已较为严重。
   (6)免疫组化结果。由于涉及到更多专业的名词,我在这里做简单解释。首先,需清楚(+)指阳性;(-)指阴性。目前所用的抗体分为四个大类。分别为上皮性标记物;间叶组织标记物;神经内分泌标记物;淋巴细胞标志物。若抗体检测呈阳性,表明癌组织起源于该处,如上皮性标记物抗体阳性,则表明癌组织起源于该部位的上皮组织。其实,免疫组化的结果仅对病理学的分型有用,对于病情预后的判断无甚用处。医生所更为关注的,还是对疾病预后判断有帮助的数据。
   总的来说,患者观看过病理诊断报告后,就可以对自己的病情有大体的了解,患者通过病理诊断,就可以知道肿瘤是否为恶性;肿瘤的分期情况以及转移情况。至于更详细的情况,要向医生咨询,根据病理诊断报告,医生可以判断患者肿瘤是否有切除意义;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放疗、化疗以及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便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寿命。
   温馨提示:大肠癌癌症患者在未得到医生的合理解释时,不要过度揣测担忧自己的病情,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病情,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