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 肖艳 尹碧 龙丽仙 李菊分
[导读] 研究针对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患者使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肖艳   杨登科通讯作者   尹碧   龙丽仙   李菊分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患者使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痤疮患者58例,通过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润燥止痒胶囊给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31%),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关键词】润燥止痒胶囊;红蓝光;轻中度痤疮;治疗总有效率

   痤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多发于青少年,以面部、上胸背部好发粉刺、脓疱、丘疹或结节等为临床症状[1]。痤疮分为4个等级,轻中度痤疮期,可通过内服外用药物联合给药方式进行最有效的治疗。本文研究分别使用单一润燥止痒胶囊给药治疗及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痤疮患者58例,通过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对照组(n=29)与研究组(n=29)。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13-36周岁,平均年龄(24.65±10.35)周岁,病程0.08-5年,平均病程(2.54±2.46)年;研究组患者男14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14-37周岁,平均年龄(25.29±10.71)周岁,病程0.16-4年,平均病程(2.08±1.92)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校准合格。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确诊为痤疮,且出现粉刺、脓疱、丘疹等临床症状;(2)均讲解治疗的相关知识,并得到患者的同意签字。排除标准:(1)因糖尿病、肾病、肝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2)对研究所涉及药物有严重不良反应或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单一润燥止痒胶囊(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原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药品规格:0.5g/粒,48粒/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030)给药治疗。口服,4粒/次,3次/d,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患处不宜用热水洗烫[2]。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进行治疗,为患者佩戴护目镜,固定治疗头于患者面部上方8-10cm处,12min/次,2次/周,4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患者治疗后丘疹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好转:患者治疗后丘疹等临床症状基本改善,需继续治疗,巩固疗效,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情况,经过药物调整即可恢复;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未改善或有加重迹象,药物不良反应较重,需停止给药并改变治疗方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越好,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越少,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选取的58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t检验校准其计量数据,数据采取“平均数值±标准差值”形式表达,x2检验校准其计数数据(治疗总有效率),数据采取“n%”形式表达。P<0.05有统计学价值,与此相反则无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3讨论
   轻中度痤疮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多为粉刺伴少量脓疱、丘疹[3]。做好日常清洁皮肤的护理同时,也应避免手挤、油脂粉类化妆品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刺激等。药物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口服疏通,外用调节的方式,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润燥止痒胶囊用于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痤疮、便秘等[4]。中医认为,由于患者局部皮肤的热毒痰湿淤结于皮肤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病理产物,出现痤疮的症状。润燥止痒胶囊主要成份为何首乌、制何首乌、生地黄、桑叶、苦参、红活麻,属中成药物,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之功效[5]。红蓝光以发光二极管产生,但弱于激光术,蓝光可使患者的痤疮患处丙酸杆菌产生光敏剂光毒环境,并转换为单态氧杀死丙酸杆菌,红光可降低患处的红斑反应,调动患处的组织修复功能,提升患者的皮肤光泽程度。单一给药起效较慢,联合用药较常规单一用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快速帮助患者缓解轻中度痤疮形成后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面部的不适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巩固,降低复发概率。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96.55%)。因此,联合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在对轻中度痤疮的治疗中,使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内调外治双重给药,降低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及复发概率,值得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彬, 周敏. 红蓝光联合外用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v.11(10):65-66.
[2]籍红, 郑玲玲. 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1):40-41.
[3]谢道军, 谢明. 克痤隐酮凝胶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2):121-123.
[4]高瑞岭, 吴海建, 王力. 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7):65-66.
[5]王伟.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C]// 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