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羊螨病是由痒螨和疥螨寄生到羊体表组织而产生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疾病,传染性很大,常常在短时间传播。羊螨病发病初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所以,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预防和治疗,定期驱虫,避免羊螨病的传播。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羊螨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羊螨病;诊断;防治
羊螨病又被称之为疥癣,属于羊的常见病之一,此病的主要传播渠道是接触性传播,当健康的羊直接接触患羊或者被患羊污染的饲料、羊舍以及养殖器具等,就有可能被感染。由于疥螨、痒螨等寄生虫很难彻底清除,因此,羊群容易出现反复感染,一旦发现羊染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出现大范围感染时,会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1 流行特点
羊螨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羊以及带螨动物。健康羊直接接触病羊或者接触被污染的垫草、食槽或饲养人员的用具和衣物等造成的感染。绵羊相对而言非常容易感染该病,尤其是改良后的绵羊品种,细毛和半细毛的羊由于体表被毛浓密细长,容易造成螨虫寄生[1]。羊螨病通常在秋末至春初发生,这是由于秋末羊被毛浓密,其体表湿度较高,也有利于寄生虫的生长繁殖。疥螨通常寄生在皮肤较为柔软及被毛相对较短的部位,如唇、鼻部、耳根部、口角及眼圈,随着螨虫的繁殖,逐渐向周围繁殖蔓延。痒螨通常寄生在被毛较为浓密,且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的部分,如绵羊通常发病于背部、臀部、尾部等,随后螨虫开始向周边蔓延。尤其在温度较低的季节,羊与羊间相互拥挤,容易导致羊螨病的产生。病螨的繁殖力以及其虫卵对外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羊养殖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羊饲养密度太大时,容易诱发羊螨病的产生[2]。
2 临床症状
羊螨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被毛粗乱、逆立、没有光泽,患处被毛面积脱落,患病羊表现为不断摩擦身体、对患病处进行啃咬,患病处通过摩擦导致出现丘疹、结节甚至脓疱,患病处皮肤增厚,逐渐形成白色的痂皮或呈现龟裂,影响正常的采食和休息,患病羊日渐消瘦,最终极度衰竭而死亡。
痒螨病:在绵羊较为多发。因患病淋巴液渗出增多,又称“水骚”,表现为羊相互摩擦,导致羊被毛凌乱,大块羊毛脱落而露出病部。病变皮肤肿、红、热,有血液渗出。如有细菌继发感染则发生化脓,后结成黄色痂皮,皮肤增厚皱缩。
疥螨病:山羊多发。因淋巴液的渗出较痒螨病少,故称“T骚”,表现强烈的摩擦奇痒,病部肿胀、脱毛、皮屑多。
3 诊断要点
羊螨病的诊断有 3 种方式: ①是取羊病患处和健康部位相交处皮肤组织,需要带少量血液,然后至于平皿中,在 35℃ 的条件下加热,然后在平皿下方放置 1 张黑纸,正对阳光进行观察,若可以看到有虫体移动,则可以确诊患羊螨病。②采集患羊患处皮屑,然后添加液体石蜡或者甘油,再加入少量水,将混合液放置于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虫体可以确诊为羊螨病。③采集患羊患处皮屑,放置在试管当中,然后加入5% 苛性钾溶液,静置 1 h 左右,痂皮即可被软化溶解,观察沉淀物,若发现虫体,则可以确诊为羊螨病。螨虫成虫的虫体为椭圆形,腹面扁平,背面凸起,前腿比较发达,租短而粗[3]。
4 治疗方法
4.1 药物疗法
4.1.1 药浴疗法
针对患羊数量较多、发病较为集中的情况,可采用药浴疗法进行羊螨病治疗。将100~300ml溴氰菊酯乳油剂与1000L水混合配置成药液,选取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无风天气与平坦、向阳、背风场所进行药浴,并且需预先针对小群患羊开展药浴试验,待确认羊群安全后方可大批量投入药浴[4]。
在药浴开始前3~4h需停止放牧,为羊群提供充足饮水,并且备足药液,将药液温度控制在30℃以上,确保羊只身体各部位均可完全浸泡在药液中。在药浴时,通常羊只的头部浮在液面之上,在此过程中需将羊只头部压入液面下2~3次,每只羊的药浴时间约为15min。待完成药浴后,使羊只体表药液自然脱干,并且密切观察羊群表现,倘若有羊只出现精神沉郁、口吐白沫、惊厥等情况时,需确保做到及时抢救,利用清水冲洗羊只体表药液,随后进行对症治疗[5]。在整体药浴治疗过程中需确保饲养人员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药浴液对人皮肤、呼吸道造成损伤,并将药浴治疗后的患羊归入清洁圈舍饲养,做好后续护理工作。
4.1.2 西药疗法
在西药治疗方面,可选取0.2mg/kg伊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对患羊进行每周一次的皮下注射,连续用药2次后即可治愈,针对病情严重的患羊需连续施加3次,并且注意经由25d休药期后方可将羊进行屠宰,避免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针对症状较轻的患羊,可选取除癞宁、双甲脒加水溶解后涂抹在患羊体表患处,每日涂抹2~3次、连用3~4d,直至患羊康复,并且在涂药前需将患处与周围被毛剪除,清理掉患处表面的痂皮与污垢,利用温热肥皂水进行患处反复冲洗,方可进行涂药[6];由于疥螨、痒螨虫体集中分布在病灶外围部位,因此需将涂药范围扩大到患处周围的2~3cm部位,并选取双甲脒溶液对羊体、羊舍进行喷雾杀菌,防止感染复发。此外,还可选取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药物进行口服治疗,每隔7d服用一次,配合涂药疗法巩固治疗效果。
4.1.3 中药疗法
选取120g硫磺粉、800g废机油混合配置,将其均匀涂抹在患羊体表患处,每日涂抹2次、连用4d;还可选取15g雄黄、60g狼毒、13g生巴豆混合研制成粉末状,将粉末与250ml棉籽油混合配置,做好患羊体表患处的清洁处理、去除痂皮,随后将药物涂抹在患处,并注重控制用药量、实行分期分片涂药,防范
因涂抹过量药物引发中毒问题。
4.2 预防措施
4.2.1 引种检疫与驱虫
养殖户应在引种环节做好检疫工作,保障引入健康羊只,待引进后进行20~30d的隔离饲养,注意观察羊只有无脱毛、发痒问题,针对可疑羊只进行及时隔离治疗[7]。同时,在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羊群驱虫管理,在每升水中加入0.001~0.003ml溴氰菊酯乳油剂或注射伊维菌素进行预防性驱虫。
4.2.2 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饲养管理上,养殖人员需将圈舍饲养密度控制在每只羊0.8~1m2 左右,做好圈舍的日常通风、保温处理,并选用4%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圈舍、道路的消毒处理,为羊群提供优质饲草、营养均衡饲料,保障羊群的健康发育。
5结束语
不同种类的寄生螨,生活习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提出多样化的预防方案。同时注意不同品种羊对抗螨药的忍耐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不同的羊品种要有相对应的治疗方式。对羊螨病治疗前要对羊患病处进行羊毛修剪等工作。修剪掉的羊毛要集中处理并焚烧,同时清洗患病绵羊的药用液也要进行杀菌处理。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患病羊数量不断增加,患羊螨病羊体表面积逐渐
变大的过程中,绵羊可以采用烟熏方式进行除虫。
参考文献
[1] 扎西桑平.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螨病疗效分析[J]. 湖北畜牧兽医, 2017, 38(5): 24-25.
[2] 王丽梅, 王德奎, 王志. 羊螨病的综合治疗及注意事项[J]. 现代畜牧科技, 2015, (2): 99.
[3] 洪志良, 洪思哲. 山羊螨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 摘, 2015, 8(4): 93+94.
[4] 黄熙媛, 韦永化, 曾永姿, 等. 山羊疥螨病的发生与诊治[J]. 现代农业科
技, 2015, 10(21): 274+281.
[5] 杨昌军, 杨通泽. 山羊螨病的综合防治[J]. 湖北畜牧兽医, 2015, 36(10): 14-
15.
[6]娄世梅, 姚丽芬. 山羊疥螨病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畜禽种 业, 2015, 11(9): 112-113.
[7]宋延中, 李安勇. 羊螨病的流行现状于中西医结合治疗[J]. 畜禽业, 2020, (4):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