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老年患者失眠应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110例患有老年睡眠障碍经检查确诊的病患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中医内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为89%,对照组治疗效果为97%,对照组采取的中医内力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有明显效果。结论 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后,患者在苏醒次数、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方面均有改善,值得被推广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内科;护理干预;老年患者
人在进入老年以后,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都出现了倒退性的变化,容易疲劳,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理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失眠的概率显著增加,如果在第一时间没有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精神负担将大大增加,生活质量将降低。此外,它还会引起其他疾病,而中医内科护理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110例患有老年睡眠障碍经检查确诊的病患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男患者35例,女20例,年龄在61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73岁,病程约为1年至15年,平均病程约为5年。观察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60岁至85岁,平均年龄约为73岁,病程约为1年至15年,平均病程约为5年。两组病患基本资料没有太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常规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中医内科护理模式:(1)基础护理:医务人员在医院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知识教育,如果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允许,他们可以在睡前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打打太极拳,散步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促进失眠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医务人员要让患者养成按时工作、按时休息的习惯,帮助患者康复。(2)情志干预: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情绪护理工作,一定要表露内心,多多交流,鼓励患者说出他们的想法,并学会从病人的角度思考,同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慢慢让他们获得好心情,这样有助于护理。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战胜疾病,从而提高自我调节水平,保证积极的态度,提高治疗依从性。(3)针刺治疗:针刺治疗老年失眠症能有效改善大脑皮层生理平衡的恢复,穴位主要有三阴交、内关、神门。同时,耳穴按压有镇静、凝神、安神的作用,此外,能有效、全面地刺激大脑皮层,调节兴奋性和抑制相关功能。用朱砂敷涌泉穴,可达到心肾交融、水火合一的效果,然后让病人更快地入睡。(4)按摩护理:按摩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疲劳,加速血液循环,保证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除失眠症状的目的。肝郁火旺者,每日按摩阴汤、耳廓背沟、太阳穴、天庭穴30到50次。在这个过程中,用手按摩患者足部心脏涌泉穴100次,痰热失调者,每天按摩中脘、合谷、足三里穴50到100次。(5)饮食干预:古代医书明确指出,如果病人胃部不舒服,就会很难入睡。
因此,医务人员每天睡前应告知患者不要饮用酒精、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同时,禁止吸烟。热牛奶可以用来促进睡眠,病人的饮食必须清淡,不辛辣或油腻,禁止刺激生冷食物。同时,建议患者不要吃太多的晚餐,鲫鱼汤、水果、海带、玉米等食物均可适当食用,或者每天晚上喝些枣仁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觉醒次数,对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治疗:干预后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入睡后,患者可进入深度睡眠,有精神苏醒。显著效果:干预后睡眠时间3到6小时,睡眠深度增加,苏醒后精力充沛。有效:干预后睡眠时间2到3小时,睡眠深度改善,苏醒后稍有睡意。无效:不符合上述治疗标准的,则临床无效。
2结果 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对比,对照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长、睡眠觉醒次数方面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为97%,观察组治疗效果为89%,对照组采取的中医内力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有明显效果。
3讨论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及多发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且患这种病的风险很高,如果患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有其他不良后果。从中医角度看,失眠主要是由阴阳失衡引起的,如果阴阳不和谐,阳盛阴弱,就会出现失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肾阴的力量减弱,睡眠质量大大降低,具体表现为睡眠浅、易醒,不能有效调节心神,进而损伤肾脏,容易引起烦躁、失眠。此外,不科学的饮食也会导致失眠,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饮食,损伤了人体的脾胃,食物滞留会引起内源性痰热,影响睡眠。对于这类疾病,过去常用镇静催眠药,但具体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中医内科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思想和精神状态,补肾益虚,养心养神,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全面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健康生活水平。耳廓是耳廓表面与人体器官、经络、器官、四肢骨髓相连的部分,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而且刺激信息的产生,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此外,它还可以镇静和催眠,选择神门穴可以实现皮层下、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的平衡,达到阴阳协调。同时,结合心、肾、脾,通过内分泌调节与系统调节相结合,达到通心、通神、补心健脾的作用,刺激上述穴位,平衡体内环境。按摩足部涌泉穴,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体温,加速血液循环,增加阳气,内外沟通,对预防失眠有积极作用。
4小结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得知,对照组的中医内科护理模式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长,减少觉醒次数,减低失眠症状的发生。对于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医药的医疗护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和失眠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有进一步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瑞芳.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15,2(14).
【2】张金萍.试析老年患者失眠的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6,026(001):224-225.
【3】李海霞.老年失眠患者的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