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主要是由HIV感染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传染病。当患者患艾滋病时,会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并且感受到无助和不知所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产生厌世的想法,因此对艾滋病感染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被名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疾病,它能够轻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让患者免疫力急剧下降,可能会让患者感染各种致病病毒的危险性提高,一旦感染艾滋病,患者体液中带有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因此艾滋病患者尽早地接受治疗对于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2.艾滋病的传染途径
艾滋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研究表明,病毒主要通过人体的体液交换进行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2.1性传播
据研究报道,艾滋病的最主要传播方式之一就是性接触,若在不知对方为艾滋病患者的情况下,进行性行为同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那么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较大。
2.2血液传播
艾滋病毒还能够通过血液传播,若使用过艾滋病毒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或者输入存在艾滋病毒的血液,均会使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提高。此外,与他人使用同一剃须刀、牙刷等用品也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
2.3母婴传播
艾滋病毒还能够通过母婴传播,若母体感染艾滋病毒,在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时都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对胎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威胁。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因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婴儿的身体较差,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死亡。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自我及家庭护理
艾滋病患者患病后可能会出现惊慌和害怕,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因此不敢到医院就诊,延误了病情的治疗,因此对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3.1日常体征观察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生活是否有明显的变化,例如饮食是否规律、作息是否规律、情绪是否出现较大的波动等。此外还要关注患者的皮肤、呼吸、排便次数等情况,以及创口产生分泌物等情况,并将每日记录详细地告知医生。
3.2皮肤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皮肤极其脆弱,因此在平时生活中,要给予其宽松舒适的衣物,同时要勤换洗患者的床单被套,减少对患者皮肤造成较大的损伤;若患者长期卧床,要及时为其进行翻身,以免出现压疮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威胁。
3.3口腔护理
当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出现口腔溃疡情况,此时要及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和护理,给予患者适量的抗感染药物,减少出现口腔溃疡而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餐。
3.4克服心理压力
在得知患艾滋病后,首先患者自身要进行沉着冷静地面对现实;其次要心存希望,明白患艾滋病在早期接受规范的治疗后,病症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若患者产生较严重的情绪波动时,家属作为与患者具有紧密联系的群体,要及时地开导患者,让患者保持更加积极的情绪应对疾病;此外,合理的释放消极情绪对于患者来讲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3.5饮食营养护理
在对艾滋病患者准备餐食时,尽量以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食物为主,例如:新鲜的鸡蛋、蔬菜、水果等,每日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同时尽量避免患者食用刺激性较强和辛辣类食物;酒精和尼古丁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因此禁止患者过度饮酒和吸烟;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由于艾滋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艾滋病患者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保护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积极地接受医生的治疗。此外,家属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时,首先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疏导其不良的情绪,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