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由于其位置较低所以容易被结肠镜诊断但是由于解剖关系复杂,导致手术不易彻底,复发率较高,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平均在四十五岁左右,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直肠癌的病因暂时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目前基本公认的发病因素是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大便出血是直肠癌的直观变现之一,所以,大便出血的病人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通过镜检排除癌肿的可能性。
1. 直肠癌治疗的方式
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为辅助进行综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可以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根治性手术又分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直肠癌前侧切除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适用于距肛缘不足七厘米的直肠下段癌,切除后,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这种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直肠癌前侧切除术则适用距肛缘十二厘米以上的直肠上段癌,。此手术的损伤性小同时可以保留原有肛门。除此以外,还有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这种手术适用于距肛缘七厘米到十一厘米的早期直肠癌。但是如果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细胞梗塞而有横向淋巴管转移时,这一手术方式切除不彻底,仍推荐使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直肠癌的手术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的方式。姑息性手术则是指患病部位局部浸润严重或转移广泛而无法根治时,为了解除梗阻和减少病人痛苦将有癌肿的肠段作有限的切除。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以上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放射治疗或者同步化疗,确保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待转移和复发的病人,如果是局部复发,则可予手术探查,争取切除。如果出现肝转移,只要肝转移灶能被彻底切除,病人的生存率有明显的提高,如为多个肝转移灶而不能手术切除者,可先全身化疗,使肿瘤缩小到能手术切除的时候再行切除,同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无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则只能采用全身化疗。
2. 直肠癌手术后的护理
手术时直肠癌患者治疗的重要阶段,术后护理的好坏与患者的恢复息息相关,所以,患者及家属要确保术后的护理到位,以此来巩固手术的效果,患者出院后,首先要注意的是饮食问题,手术后,患者消化道发生重建,在饮食方面需要按照医嘱进行,常见的饮食方法是从流食到半流到软食最后过渡到普通饮食,在食物的选择和分量上,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不仅如此,患者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根据不同病情按照医嘱进行放化疗的相关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其次,患者出院后,在家无需隔离,可以与家人进行亲密接触,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自身情况等原因,有可能会带引流管回家,这个时候家属要注意引流管的护理,避免或者在活动时打折或牵拉脱出。注意引流袋放置的位置,确保引流袋低于引流口。每天注意观察记录引流量及颜色。如发生非正常的疼痛、引流量改变等问题要及时就医。直至腹腔引流液低于10ml左右,并且确认无腹腔积液后可以进行拔除。如果患者在出院后觉乏力、气短,也可以进行适量的吸氧,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认患者情况。
第三,患者出院后,每日的大便次数约为三至五次,同时大便不成形,但是要注意避免便秘,如果已经发生便秘可以尝试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戒烟戒酒,适量增加运动量,每日饭后定时排便,如无缓解,可以根据医嘱进行服药,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自行使用开塞露治疗。
第四,直肠癌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发热的症状,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使用退烧药,若在此温度以下,建议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可以使用冰袋,使用前要检查冰袋包装及患者皮肤,用毛巾包裹冰袋放置在颈侧、腋窝货腹股沟出进行降温,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并随时记录患者体温,也可以用温水进行擦浴,促进身体散热,同时,一定要确保患者在发热时多喝水,防止患者脱水,如果患者持续发热,则需及时送医。
第五,患者术后由于伤口疼痛、生活状态的改变以及心理压力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患者术后回家后,需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效对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改善,锻炼的品种跟锻炼的方式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饭后、睡前可以适当的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尽量按时上床睡觉,必要时可适量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
除此以外,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腹部皮肤会有一段时间没有感觉,这方面不需要进行特殊护理,休息后可逐步恢复,一般来说,术后三个月可以上班,但是具体的工作情况还是取决于身体的恢复情况,整体来说,过于劳累的和大体力的工作还是要尽量避免,确保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护理较为复杂,注意事项繁多,除了术后在医院的专业护理外,患者回家后还需要家属的在家护理,而家属在耐心护理的同时要照顾到患者的心理情况,由于手术造成的心理障碍等问题需要家人多了解关注,确保患者心理健康,可以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创伤,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