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患者如何做好保养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姜迪
[导读]
        慢性肺心病全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一种由于肺部组织、肺动脉血管等位置出现慢性病变造成肺部组织出现结构异常,导致肺部血管阻力有所增加间接导致肺动脉压力有所增加,导致右心出现肥大、右心衰竭表现的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人群体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而且肺心病的发病由来多数是从中年阶段发展而来,最常见的致病类型便是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照临床医学统计结果可见,每年患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患病群体也在逐渐偏向年轻化,特别是有吸烟史的人患病率要显著高于不吸烟患病人群,每年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种变化已经引起我国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为了减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时长,同时稳定其病情状况,为此必须要加大疾病的健康宣教工作,让人们意识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保养工作的必须性,以此配合药物治疗来提升患者机体健康性,所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要做好以下几点保养工作:
加强营养摄入,提升健康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患者的患病时长相对而言会非常长,会严重消耗患者机体能量,让自身机体状况显著下降。所以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做好营养保养,调整菜谱选择热量较高、维生素与蛋白质充足的食物填补食物的营养性。日常饮食要具备高营养性,每一餐讲究荤素搭配,尽量少吃多餐且每餐都要有水果、蔬菜营养成分的摄入,尽量少摄入脂肪饮食同时保证饮食清淡性。每天的摄盐量最好控制在6g以内。因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胃肠功能严重不足,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处理不佳,因而患者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非常重要。每天可以将膳食摄入次数从每天三次调整为每日四、五次。以免单次摄入食物过多造成肠道消化不良。医生可以叮嘱患者若是发现自身有消化不良症状,可以遵照医嘱服用一些帮助消化的食物,比如山楂、酵母片等,若是消化不良问题仍为缓解可以吃些健胃消食片。


预防呼吸道感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中本就属于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所以为了防止病情加重患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好自己,每天外出要穿好足够的衣物,对于流行性疾病高发季节的春季、秋季,要在出门前带上口罩以免导致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若是并发了呼吸道感染病症,会导致自身咳嗽反应加重、痰液量与发热表现明显加重。所以面对此种情况患者要学会及时就医,并服用对症抗菌素来消除其呼吸道炎症反应。而使用何种药物和药物的使用剂量,应该由主治医师决定,结合患者会痰液性质与病情发展走向来判断药物使用规格,而且消炎药的使用还要结合其细菌测定结果与过敏反应,决定最终使用哪种药物。如果患者自用那么通常会使用喹诺酮类与头孢菌素类药品。
确保呼吸道通畅,止咳平喘
        可以为患者使用止咳糖浆和平喘药,来达到为患者止咳作用。有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会有咳痰体征,他们的痰液过于粘稠且堆积在呼吸道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所以患者可以询问医生应该吃些什么药,在稳定住病情的同时舒缓过于粘稠的痰液,通常会建议其使用沐舒坦或是必嗽平等药效相对温和的药剂。若是患者不幸出现了支气管痉挛症状,要及时使用解痉药,常见的便有氨茶碱和舒喘灵等。若患者自身感到咳痰严重受阻且呼吸轻度不畅,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介入雾化吸入治疗,对于重症患者还可考虑是否使用短效糖皮质激素,来达到消炎、解痉效果,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适当锻炼,提升体质
患者即使出院也要按照预后康复计划,坚持每天的功能锻炼计划执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预后过程中最常用的缩唇腹式呼吸或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吸只要经过正确指导,患者即使在家疗养也能进行良好的呼吸功能锻炼,详细步骤为:选择站立体位,先做缩唇动作然后将腹部向内部收,将胸部向前倾,将空气从嘴部缓缓呼出,但在此时禁止用力吐气。然后使用鼻孔吸气同时将腹部挺起保证胸部不动。在此种模式患者的呼气、吸气频率比为2:1或是3:1,尽量保证患者的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要长,每天锻炼的时间应保证在10分钟左右,每天锻炼两次左右。
呼吸操进行多数要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完成以下步骤:首先纠正患者体位于仰卧位,找到自己的胸部与腹部的交界位置将双手放在两侧,当患者呼吸平稳后,在呼气的同时将放在身上的手向下压,吸气时同样要向下压,而此时要稍微用些力让腹部自然对手上的力量产生抵抗性。每次锻炼要连续做7-5次才能休息,然后再继续做锻炼。而且,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群体,因为身体素质的特殊性,所执行的锻炼计划要做出一定调整,展开适合的全身运动,例如打太极或是散步,来增强自身体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