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围手术期护理在子宫内膜息肉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讨。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例本院在过去一年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随机抽样方式将研究的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期间10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2组干预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经护理管理后患者关于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2组结果对比有意义(P值范围<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护理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在经围手术期护理后得以提升,可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满意度;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质量;安全性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息肉类型,中年群体发病率更高,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在7.8-34.9%。为了减轻症状,患者及时进行手术切除[1]。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例本院在过去一年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主要对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于手术室管理中的价值展开分析,进而对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展开研讨,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例本院在过去一年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经随机抽样方式将研究的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43.91±5.47)岁。对照组年龄25岁-54岁,平均年龄(42.90±5.83)岁。此次2组治疗结果相关数的分析是基于2组年龄、性别等差异性分析之上而展开,2组个人资料数据分析无差异,在结果中展开数据的分析具有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10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需加强病房环境的改善,在治疗前需了解其个人状况,对治疗状况进行详细告知。
实验组10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如下:
(1)护理在手术前的应用。进入不熟悉的环境,加上在面对手术时过于忧心手术状况,疑心手术的安全性,因此术前评估变得尤为重要。加强其心理疏导,对病区环境、检查方案、手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引用成功案例,说明手术为微创手术,手术入路、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与传统手术比有巨大优势。告知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信心。术前做好凝血四项、传染病检查、血尿常规、白带常规、阴道分泌物以及宫颈脱落细胞学等相关检查,在月经3-7天干净后进行手术,术前三日禁止性生活,询问过敏史、告知其禁食水时间、阴部清洁等。
(2)护理在手术时的应用。术中护理人员陪于其身侧,告知其手术进程。对其进行安慰,减少其顾虑。宫腔镜电极板安置好,做好无菌操作。其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告知医师患者的变化。
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告知医师患者的变化,按照无菌操作、科室规范流程展开护理,协助医师展开手术治疗。术中加强保温护理,室内温度保持在22摄氏度,对裸露部位加强保温干预。对灌流液入量、出量进行观察,提醒医师避免灌流液体吸收过多而导致TUPR综合征,对灌流管道气体进行密切观察以防空气栓塞,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危害。
(3)护理在手术后的应用。加强对患者手术后体征、麻醉恢复状况的观察,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详尽记录,以避免其出现大出血和感染。按照患者的状况,评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手术后叮嘱其进行一个星期的卧床休息,一个月内不能有性生活和盆浴。在术后的第一次生理期完后就诊,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若患者术后两周仍然有阴道出血,术后阴道流血增多等状况,需要及时进行就诊,部分需术后辅助药物进行调经治疗。
1.3统计学研究
在2组展开的结果分析,数据分析基于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后的组别比对,计数分析采用(n%)模式以展开数据的比对,计量分析采用(x±s)模式对2组展开数据比对,2组的数据表达经过组别核对后再展开文字论述。P值在2组比对后若范围<0.05时即符合判定标准,2组研究数据与数据间有大差异,数据比对间即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经护理后患者关于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94±2.75)分、(63.34±6.05)分、3.0%(3/100),对照组关于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16±8.04)分、(70.65±3.14)分、11.0%(11/100);实验组经护理管理后患者关于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2组结果对比有意义(P值范围<0.05)。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EPs)表现为间质和子宫内膜腺增生性生长,因凋亡调控的丧失、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过度表达都是可见的。EPs在初期发病中无明显症状,大多发现于体检时超声扫描。息肉的发生取决于遗传改变、代谢、药物诱导和环境因素,其组织结构包括大的增厚的血管、不规则形成的腺间隙和纤维间质的融合,可以发展成癌症(不常见)、萎缩或保持良性[2]。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但围术期的干预也变得尤为重要。常规护理在临床之中为基础护理,因护理措施对于患者不具有针对性,手术护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围手术期护理在手术的应用,在术前做好准备,术中配合医师展开手术治疗,在手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围手术期护理后患者关于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2组结果对比有意义(P值范围<0.05)。概而言之,在手术室管理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关于护理满意度比常规护理更高,护理满意度在经围手术期护理后得以提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练捷震,黄婷婷,李彩花.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应用效果[J].名医,2020(03):189.
[2]刘家红.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5):150.
[3]周静,丁小萍,陈君霞.基于目标管理优化的护理路径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2):2147-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