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开展价值。方法:文章以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在2018年7月~2020年4月期间由新生儿科收治,采用信封法对患儿分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循证护理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效果和智商发育、神经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4.12%(32例),较之对照组的70.58%(24例)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智能发育商评分(39.6±3.6)分,神经行为评分(106.8±3.3)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效果理想,可促进患儿正常发育,建议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开展价值;躯体发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新生儿科较为常见,对患儿智力以及神经行为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1]。研究表明:早期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疾病损伤,有效促进患儿生长发育[2]。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研究事实和理论基础上的干预措施,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因此,文章分析了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开展价值,并选取了2018年7月~2020年4月期间由新生儿科收治的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讨论,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以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在2018年7月~2020年4月期间由新生儿科收治,采用信封法对患儿分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循证护理用于观察组,每组均34例患儿。观察组患儿年龄范围1~11d,平均值(6.1±0.3)d,男性共有18例,女性共有16例,患儿孕周在38~41周之间,平均值(39.5±0.2)周;对照组患儿年龄范围1~13d,平均值(6.3±0.5)d,男性共有19例,女性共有15例,患儿孕周在38~42周之间,平均值(39.8±0.2)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性比较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是否有腹胀、肌力减退等症状。对照组患儿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1.2.1提出循证问题
围绕患儿的具体情况,分析患儿病情,并提出和查找相关的护理措施。循证问题如下:不同发育周期患儿的干预问题、视觉锻炼问题、听觉刺激问题、触觉刺激问题、运动刺激问题和安全性问题。
1.2.2实施
在新生儿时期,以刺激患儿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前庭运动为主;婴儿时期,以感知以及视听、语言和记忆训练为主。具体操作如下:在患儿正前方放置一个20cm红球,左右上下晃动,吸引其注意力,刺激视觉,每天进行两次;哺乳过程中,母亲与患儿交流,并播放轻音乐,每次进行10min,每天进行三次,刺激听觉;将室温调节为29℃,护士双手涂抹茶籽油对患儿进行全身按摩和揉捏脊椎,每次10~15min,每天两次刺激触觉;双手放置于患儿胸前,轻微摇晃或改变患儿体位展开前庭运动,每次2~3min;将患儿置于平卧位,抓住护士大拇指,被动掰弯患儿手腕,将患儿置于卧位,护士支撑其腹部鼻管抬高脚踝、头部进行运动刺激;进行袋鼠式护理,脱掉患儿衣服,将其置于母亲胸怀中,保持直俯卧位,以柔软毛巾覆盖,喂养母乳,每次1~2h。向患儿家属普及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家属信心;患儿呼吸不畅时,及时进行吸氧,或是机械通气,注意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患儿躯体舒适;每日进行40min左右的躯体抚摸,监测患儿体征。病情严重患儿需要进行鼻饲,轻度患儿合理管理奶量、浓度和温度等。
1.2.3反馈
每周进行一次护理反馈,总结上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再次通过提出循证问题,查找研究资料的方式改善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参考以下标准评估患儿护理效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部分指标改善为有效;与以上描述不符合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34*100%。使用Gesell测评方式评估患儿发育商,总分超过86分表示发育商正常,使用鲍秀兰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评估患儿神经行为,分值低于37分表示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数据录入SPSS23.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效果分析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png)
2.2两组患者的发育商和神经行为分析
观察组干预后智能发育商和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
.png)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其护理有效率较高,达到了94.12%(32例),同时,患者智能发育商和神经行为评分更高。循证护理获得了比较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可以帮助促进病情好转,确保了患儿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效果可靠,可积极促进患儿发育,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俊娟,董菲.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20,42(9):1437-1440.
[2]孟红梅.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