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价值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楚青
[导读] 目的体会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价值。
        摘要:目的体会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奇偶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 ;老年 ;糖尿病 ;代谢指标 ;生活质量 ;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终身性、代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的发病为胰岛素分泌缺陷[1]或者是胰岛素作用障碍。糖尿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且这一疾病的病情复杂、病程长,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均有着严重的影响,在这一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全面的护理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旨在体会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签署同意书[3]。采用奇偶法分组,每组40例,试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2.2±2.1)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0±0.5)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2.1±1.9)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2±0.6)年。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将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方案,主要包括病情观察、血糖监测、日常护理以及对症护理等护理内容。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措施如下。1.2.1心理干预。糖尿病的病程较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厌烦等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就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疏导其负性情绪,并与家属沟通,让其配合开导环患者,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接受和配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讲疾病知识、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和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讲解与说明,提高其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促进其更好的治疗与康复。1.2.2用药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叮嘱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并将擅自改变药量或者是停药的危害进行讲解与说明,针对一些记忆力差的老人则应该由护理人员与家属保持联系,及时督促患者服药,进而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1.2.3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患者提供电话随访,关注患者的生活情况以及病情保持状况,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与交流,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的问题。同时,也应该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让患者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多进食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并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在此基础上也要做好患者的运动指导,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和运动耐受度制定活动方案,主要的活动内容为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和散步等有氧运动,每次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并及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运动计划,控制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量。1.2.4并发症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者血压、心肺功能以及各项血脂水平的监测,定期对患者各项机能的情况进行检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则应该立即告知主治医生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压控制情况。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护理干预
        前后FBG、2HPBG、HbAlc水平对比护理干预前,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护理干预前,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如表2所示。
 
       
        三、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综合病症,具有多因化的特点,在实施药物等治疗的同时,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加以控制。社区护理干预认为是一种教育活动,具有评价性、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有研究显示,社区护理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人群或某种疾病,而是将社区人员看作整体,利用健康维护、教育等形式,给予社区居民全科、动态、连续的整体护理干预。社区护理干预是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通过沟通交流,根据个体情况为其制定干预计划,如运动干预、心理疏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以此来指导和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掌握饮食技巧,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强化健康意识。
        由于现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糖尿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对血糖的控制,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的进行医院及门诊治疗,加上长期的护理才能积极应对病情。通过该项研究,随机分为两组,针对区域全面护理,随机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将护理效果与传统护理干预进行了比较发现影响因素中饮食习惯和性别也能增加发病几率。总所周知护理是对于糖尿病长期治疗中最慢性的但是效果最佳,患者应该转变思想积极的应对疾病,正确看待糖尿病,遵循医生的建议,慢性永久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应该对疾病有充足的信心,家属也应该及时的督促病人服药,进行少量的运动,改善健康状态。
        首先,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当前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可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控制血糖,指导患者增加运动量,在提高患者免疫力的同时,对血糖水平控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许秀萍在相关研究中表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饭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代谢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FBG、2HPBG、HbAlc水平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与许秀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机老年人的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从个体向群体转变,因此国家加大对于医疗事业的投入,社区服务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冀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219-219.
        [2]郭亮.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145-147.
        [3]钱培娣,邓倩,戴正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70-71.
        [4]戴晓岚,温文华.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2);309-312.
        [5]张秀.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95-96.
        [6]梁嘉欣.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0);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