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王新纲
[导读] 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进行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 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7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情况,其中CT的检出率为85.84%,MRI的检出率为97.37%,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MRI明显优于C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8,P<0.05)。结论 CT与MRI均可用于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且MRI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因此临床上在诊断股骨头坏死时,建议优先选用MRI诊断。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MRI;诊断
        Comparison and study of CT and mri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femoral head necrosis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T and mri diagnosis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femoral head necr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CT and MRI,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T and MRI was 85.84% and 97.37%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of dete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8.068, P&lt;0.05).Conclusion both CT and MRI can be used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MRI is higher. Therefore, MRI is recommended to be the first choic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 key words 】 : femoral head necrosis;Computed tomography (C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diagnosis


        股骨头坏死也被称之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依据致病因的不同,具体可分成创伤性与非创伤性两种。其中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多是由于创伤造成股骨颈骨折亦或是髋关节脱位,血供受阻进而导致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致病因则相对更加复杂,多与患者长时间服用大量激素,或是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时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尽早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意义重大。对此,本文现针对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股骨头坏死方面的实际效果展开具体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7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7~76岁,平均(53.7±4.5)岁。临床症状表现多以髋关节与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无法开展正常活动。
1.2方法
        CT影像学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设备,嘱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260mAs左右,层厚与各层间距保持在10mm左右。MRI影像学检查:选用1.5T核磁共振设备,实施常规冠状位、轴位自旋回波T1加权像,以及快速自旋回波T2脂肪抑制成像,以及质子成像。
1.3评价标准
        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分别与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统计其漏诊人数,计算其检出率并展开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数据对比检查通过χ2验证,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情况,其中CT的检出率为85.84%,MRI的检出率为97.37%,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MRI明显优于C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8,P<0.05)。见表1。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特征并不统一,具有多样性,且疼痛发作的时间及程度也有显著的差异,大多数患者疼痛部位集中在髋关节以及大腿上端,导致疼 痛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炎症因子引起的高压状态,多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CT与MRI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均具 有显著的诊断价值,股骨头坏死在诊断时主要通过CT、MRI以及X射线进行影像检查,X射线检查最为简单,但其检查结果通常不准确,病变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容易漏诊。临床中CT诊断可对各类型疾病进行断层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对于肿瘤、骨折等情况都具有极佳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病情诊断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CT诊断价值在临床中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认可,根据不同的扫描角度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图像重建,反映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以便为医生的病情诊断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通常应用X射线无法进行准确诊 断的患者可选择应用CT以及MRI检查进行确诊。
        MRI目前已成为临床中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无创、准确等临床优势,相关研究证明,M R I在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同CT及其他影像检查比较,成像更加清晰以及分辨率更高,能够帮助医生明确诊出无法轻易察觉的病变组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情况,其中CT的检出率为85.84%,MRI的检出率为97.37%,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MRI明显优于C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8,P<0.05)。对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性,M R I检查较CT检查更具优势,临床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费用略高于C T,但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对于C T无法有效检出的病变能够进行准确诊断,为患者及医生在临床治疗中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应用MRI诊断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定治疗方案,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避免了误诊以及漏诊情况发生,致使患者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综上所述,采用CT与MRI诊断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均可达到较高敏感度,且一致性显著。而在检出率对比中MRI则明显高于CT。这主要是由于MRI所具备的多层面、多轴位、多参数扫描等特征,以及对关节积液与软组织的高分辨率。因此,建议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时可有限选用MRI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方红雷.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23):305-306.
[2]刘贤志,牟翠玲.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7):7-8.
[3]刘东旭.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7,2(34):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