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罗双莉
[导读] 分析探究长期卧床患者临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长期卧床患者临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方法:选取98例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9例、预防性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施行分析处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引入干预性护理操作的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更低,程度也明显更轻;压力性损伤持续时长明显更短,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将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干预引入长期卧床患者临床中,能够高效防控压疮这一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减缓疼痛症状,临床效果极佳。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长期卧床
        前言
        压力性损伤,又被称为压疮,临床病症多样主要包括皮肤红肿、溃烂以及出现渗液等。由于长期卧床患者活动不便、肢体功能受损,非常容易导致极受压部出现压力性损伤。同时,患者突发压力性损伤时,容易造成原疾病病情加重,加深治疗难度,最终导致治疗时长延长,增强痛感,影响正常生活和康复,因而必须辅以针对性预防干预[1-2]。本文旨在分析探究长期卧床患者临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特选取98例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做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8例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7.25±3.78)岁。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2~90)岁、平均年龄:(70.16±3.16)岁。研究纳人指标:体位变更困难,翻身频率不超过1次/h,精神状况正常,熟知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向患者详细阐述与压力性损伤相关的知识,教会患者家属正确协助患者更换体位、翻身,同时辅以心理、饮食护理等。
        1.2.2观察组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对照组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干预:(1)体位干预:协助患者合理变更体位,根据病情状况调控翻身和变更次数:白天每2h变更一次,翻身频率控制在每(1~1.5)h翻身一次;夜晚每(2~3)翻身一次。取30°侧卧位,并抬高足跟,除必要情况禁止患者长时间床头超过30°、90°侧卧位等体位,于没有支撑面椅子上不得超过1h。协助、教会患者坐轮椅时,实行自我减压,每(15~30)min减压一次,一次控制在(15~30)s,每隔1h实施60s,发现异常时则即刻采取干预措施。(2)按摩干预:每日定时为受压部施行按摩,以促进血液流通,改善局部正常血供。(3)皮肤干预:高效的皮肤护理能够起到良好的压疮预防效果,在患者受压部放置薄膜、泡沫以及水胶类敷料均能够明显减少皮肤受压力;同时,注意维持皮肤的干净、清洁,注意保湿以防污染物刺激皮肤;对于粪便污染患者,即刻给予清洗,更换尿垫,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施行皮肤护理时除清洁皮肤外还需使用保护剂以减少浸渍、皮肤发红以预防压疮。(4)运动干预:鼓励并教会患者适量运动,化被动为主动,按时按量合理康复运动。(5)营养干预:肠内外营养护理相结合,指导患者以高蛋白、维生素等饮食为主,少食多餐。(6)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干预:重视对患者及其亲属施行压疮预防培训,向她们详细阐述压疮风险因素及针对性干预措施,翻身、体位更换技巧,营养补充等知识,最后利用Braden评分了解患者压疮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一步确定掌握知识宣教效果。
        1.3观察指标
        将2组患者经护理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和持续时长施行比较。其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划分为1期、2期、3期、4期4个层级,期数与严重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利用软件SPSS19.0施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预防性干预与常规干预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引入干预性护理操作的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更低,程度也明显更轻,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见表1。

        2.2预防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压力性损伤持续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引入干预性护理操作的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持续时长明显更短,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压力性损伤作为常见压力性溃疡的一种,发病诱因多样,涉及压力过大、缺乏营养、抵抗力弱等多方面。由于长期卧床患者活动不便,部分体位长时间受压迫,极易阻碍血液循坏,导致压疮。预防性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针对压力性损伤而施行的防护干预,涉及体位、皮肤、活动、按摩多方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同一部位受压时长,降低局部感染保,维持血液循环[3]。同时,营养干预又能增强患者免疫力,此次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观点。
        总之,将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干预引入长期卧床患者临床中,能够高效防控压疮这一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减缓疼痛症状,临床效果极佳。
        参考文献
        [1]郑娟.延续性护理对居家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效果观察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2):228-228.
        [2]宾嫦菲.探讨延伸护理对长期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82)95-97.
        [3]高俊.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50)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