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患者,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舒适护理;血液透析;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为治疗肾脏衰竭等肾脏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而维持性血液透析又称肾代替治疗,可有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改善机体内环境等【1】。但患者常因对疾病认知不足,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从而无法积极配合治疗,导致治疗效果降低,且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心力衰竭等【2-3】。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我院对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患者。常规护理组:年龄为26-65岁,平均年龄为(40.2±3.6)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10例。护理干预组:年龄为27-68岁,平均年龄为(40.9±4.2)岁,男患者31例,女患者14例。纳入标准:a两组患者均符合肾脏疾病临床诊断标准【4】;b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c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等。护理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及舒适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为患者展示血液透析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平复患者心态。(2)舒适护理:a为患者营造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b进行透析时,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故而医护人员应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不适感。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透析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救治。c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应以低盐、低钾、高蛋白为主,禁食辛辣刺激食物。d休息护理:嘱患者尽量多休息,以便体力恢复。e预防并发症:患者透析时应注意脱水情况,若患者出现眼花、冒冷汗等症状,需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救治。(3)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液透析的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帮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可适当进行运动,以不疲劳为宜。
1.3评价标准
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发生频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指导患者自行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超过60分,表明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5】。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项目指导患者自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干预组从呼吸异常(4%)、心率异常(0)、血压异常(4%)及局部感染(0)发生率均小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P<0.05),见表1。
.png)
2.2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基本一致,但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改善(P<0.05,),见表2。
.png)
2.3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png)
3、讨论
心理护理是应用专业心理知识,调节患者不良情绪,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舒适护理是在保障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的情况下,加强运动、饮食等护理干预【6】。本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干预组从呼吸异常、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及局部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基本一致,但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故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莫梅山,张彩玲,马晓丽, 等.舒适护理模式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4):708-711.
[2]袁婷.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J].健康必读,2020,(5):71.
[3]秦智强.个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5):144-146.
[4]朱娟妹,吴春华.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59-160.
[5]谭明霞,胡晓勤.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糖尿病天地,2020,17(1):205.
[6]赵庆枝.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控制的影响探究[J].家庭医药,2019,(1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