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薛冰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越加重视教育文化建设,顺应时代潮流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各校争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基准,从而加快教学目标的完成,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新技能的黄金时期,更加迫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教师更应着重关注有效课堂教学的建设,而且小学数学相比于其他两门主科而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为严苛,这更需要课堂教学的有

薛冰    灵山县武利镇中心小学  广西  钦州  53542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越加重视教育文化建设,顺应时代潮流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各校争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基准,从而加快教学目标的完成,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新技能的黄金时期,更加迫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教师更应着重关注有效课堂教学的建设,而且小学数学相比于其他两门主科而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为严苛,这更需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令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40-01

       素质教育正是当下不断深入推进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学产物,因而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着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争做创新人才,指引创新思维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玩好动好奇心重的时期,他们的自制能力差,上课容易分身开小差,而且过于自我感官为主,这些特征对学生的学习而音都是有弊端的。只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参与感,小学数学教师才能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因而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时注重因材施教。实事求是的以学生学习进度与心理特征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数学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到有效教学课堂的目标。
       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而且这种历经岁月的“填鸭式”教学更加悲壮的展现了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的无奈与麻木,日积月累下来学生不仅在精神上遭受打压,而且在心理上也会越加抵触,这大大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更达不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因而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创新思维,寻找科学趣味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享受快乐与轻松,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只有当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探索前进,带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这门学科所具备的重大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进行探索求取。


因材施教这个教学方式更好的适应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需求,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还可以令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潜能,更好的达到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形》这一单元时,可以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像小红旗、灯罩、三角尺、三明治等,然后让学生进行对物体的观察,结合书本上所给的实验实例进行探究对比,最后在亲身体验的情况下得出三角形的性质与特征。如次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带动了学生的参与感;而且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小组合作模式是现代教育主推的学习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之间互补,取长补短,更好的进行问题探究解答;而且还可以令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的深入,构建良好的生生关系桥梁,从而完善不同学生各异的个性。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会得到参与感: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领导小组成员确定探究方向并分布任务;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有条不紊的根据小组安排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感;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聆听与思考中逐步得到提升,如次一来学生一方面可以对新知识的印象与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生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更具凝合力,同时小组每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讨论探究中也会得到提高,这有效诠释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沟通交流都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良好心理       素养的养成。同时,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都可以使双方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方的需求,创建了一个平等自由交流的环境,烘托数学课堂活跃轻松的氛围,促进学生更好的思考学习,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令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数学公式变化千千万,解题思路方向多样,只有凝聚集体之力相互交流沟通,不断分享所得,才会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得到适合个人的解题方式,从而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大组进行课外实践,将主动权与分配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小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有的学生寻找参照物,有的学生进行叙述,有的学生进行记录等,这很好的落实了小组合作的价值,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从上述可知,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极为重要,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着重关注并进行科学创新,认真寻找研究教学模式,实事求是的以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心理状态为依据进行探究。因而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时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构建良好的生生与师生关系桥梁,取长补短,及时查漏补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杨波.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8).
[3]王廷奏.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校长阅刊,2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