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需要有“心机”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王梦云
[导读] 我们往往发现,对学生说得再多,他们能听进去的依然有限。所以,有时不如换种方式,用点“小心机”,没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梦云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中心小学薛岙校区
【摘要】我们往往发现,对学生说得再多,他们能听进去的依然有限。所以,有时不如换种方式,用点“小心机”,没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49-0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一教学方法的提出使得人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探讨。而在德育教育中,这种引导式的教育方法更是适用。
        一、将心比心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班里的学生整天总有人“惹是生非”,没有一天安稳的日子。虽然批评、教育之后会风平浪静一阵子,但是过不了多久又开始不消停了。这样往往复复的循环不仅影响教师的心情,同时也让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氛围中,甚至还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小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当学生玩得过火甚至引发争吵时,我们经常会制止他们这么玩,可是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制止是无效的。是啊,玩作为天性哪是能被制止住的呢?将心比心,我们自己小时候也是爱玩爱闹,而且这种快乐的回忆一直伴随我们成长,每次想起时总是觉得幸福。[1]所以,对于学生的玩闹需要进行引导,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让我们自己有成就感。
        案例1:有一段时间,在学生中突然流行折纸飞机,这股风是在别的班级先起的,然后我们班也跟风玩起来了。本来以为玩纸飞机没有什么危险性,应该不碍事。但是听别的老师说他们班的学生一到下课就开始玩,不仅纸飞机扔得满地都是,甚至上课铃响了还有个别人仍然在玩,上课时无法及时收心,严重影响了学习。不多久,这种情况在我们班也出现了。我想,既然其他老师用禁止玩纸飞机的方法并不奏效,可见一味压制学生们的玩兴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便动了一个“小心机”。
        我特地选在课间的时候去教室,学生们正玩得起劲,他们没有料到我会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原本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有的学生还快速地把手里的纸飞机塞进课桌里。环顾教室,桌子上、椅子上、窗台上都有纸飞机的身影,地上就更别说了。不过我故意面带笑容,说:“老师老远就听见我们教室里很热闹,原来是你们在玩纸飞机啊。老师小时候也很爱玩纸飞机,纸飞机有很多折法,折法不同纸飞机飞的距离也会不同。”“是的!是的!我知道怎么折飞得远!”学生们兴奋地说道。我趁机继续说:“既然大家都喜欢玩纸飞机,那就应该好好玩,我们可以举行一次纸飞机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远。比赛的话就要有正式的场地、规定的时间,还要有规则和裁判。谁想参加比赛呢?”学生们都高高地举起手。我继续说:“要想参加比赛也有要求,就是不是比赛期间不能在教室里玩纸飞机,能做到的请举手。”学生们还是举起了手。此时,我心里很开心,因为我的目的达到了,并且又嘱咐了一句:“大家要互相监督,谁偷偷在教室里玩了就不能参加比赛。”他们都满口答应。


后来事实证明,学生们在平时真的没有再玩纸飞机,而且纸飞机比赛进行得很热闹,还选出了几位“纸飞机明星”。
        二、以身示范
        实验研究表明,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模仿对象的相同或者相似。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模仿阶段,他们的模仿和吸收能力惊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模仿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学生他们自愿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天长日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案例2:两年前,我正式入职接手了一个新班级。开学几天后我发现学生们总是邋里邋遢,教室里也是乱糟糟的。黑板的粉笔槽下面总有散落一地的粉笔头,地面也被粉笔涂得花花绿绿;讲台桌上总是堆积如山,各种作业本横七竖八,学生还经常把捡到的笔、橡皮擦、红领巾随手放在上面,简直就是一个杂物摊;学生的课桌面也是乱七八糟,什么东西都堆在一起;更别说卫生角了,扫把是七颠八倒,垃圾总在桶外徘徊。因为我们学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我想这也许和农村家庭卫生意识淡薄有关,所以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习惯的养成和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又动了“小心机”,想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学生,让他们慢慢地发生改变。
        那一天,我特地在上课铃响的前几分钟走进教室,这样可以不占用上课时间。学生们见我走进教室也立马回到位置上坐好,可我没有要上课的意思,而是先把讲台上的杂物一一整理干净,整齐地叠放在右上角,讲台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然后我用纸巾擦掉灰尘,故意给学生看变黑了的纸巾,说:“你看讲台桌多黑啊。”学生们都笑了。接着,我捡起地上的粉笔头放回粉笔盒里,再走到教室后面把扫把排好队。这时,我长舒一口气开心地说:“这样干净整洁的教室才让人看着舒服。现在老师的讲台桌干净了,你们的桌子干净了吗?”学生一听,马上整理起来。我提醒说:“最好桌面上就放这节课要用到的课本,其他无关的东西都藏在桌板下,这样一定会很整洁。”不一会儿,他们都整理好了,教室里焕然一新。因为我们班级人数少,只有十几位学生,所以我让每个学生上来看看整个教室,然后问他们的感觉,都说教室很干净甚至好像变大了。以后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先看看讲台桌,如果是凌乱的我就要先整理干净再上课;如果是干净的,我就会很惊喜地说:“今天的桌子怎么这么干净!”学生们激动地说:“是她整理的。”“原来是这个田螺姑娘的功劳啊。”我很开心学生有这样的改变。
        这件事我坚持了一个月,就是希望让学生看到老师一直这么做,然后他们自己也能这么做。慢慢地,讲台桌和课桌都像减负似的,不再堆积如山,变得清爽整洁。后来已经不需要我在上课前花时间整理,因为学生们已经有了默契早就弄得干干净净。
        其实,每一个“小心机”都是老师的教育智慧,都包含着老师的良苦用心,希望每一个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黄建成.爱——小学德育的法宝[J].文理导航(下旬),2017,4.
[2]张乐.“教学做合一”让小学德育更走心[J].赢未来,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