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孙金华 王成燕
[导读] 随着新课程近年在基础教育方面上的逐渐深入,如今小学教育已经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上做出了巨大改革,对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变得愈发看重。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而言的学业评价策略也随之进行改革。学业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小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具备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业评价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仅仅只对小学生考试能力的评价十分看重,从而忽视了学

孙金华  王成燕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近年在基础教育方面上的逐渐深入,如今小学教育已经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上做出了巨大改革,对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变得愈发看重。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而言的学业评价策略也随之进行改革。学业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小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具备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业评价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仅仅只对小学生考试能力的评价十分看重,从而忽视了学生全方面发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单一简单的评价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应当对学生的数学知识使用能力评价、情感评价以及态度评价进行重视。本文便主要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业评价策略的变革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学业评价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55-01

        1.发展性评价策略
        在小学数学传统的学业评价中,仅仅都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评价方式也顺应时代发展发生了改变,不仅仅需要教师对学生展开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展开评价,并且还可以结合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者之间进行评价。此种多家度的评价手段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长深入了解子女,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校园内、家庭中,三者可以不断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与改进,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对学生校内的表现具有更深层次的把握。使学生深入感悟自己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指引学生对自己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正。家长对小学生展开评价,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状态与生活情况,与此同时,家长在对学生展开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知到家庭的温暖与家长的关爱。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相互评价可以充分展露出学生在教师与家长面前不一样的一面,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自我进行评价的方式也是目前数学小学学业评价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发展性评价策略的关键环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具有深入充足的认知,都自己日常行为举动时时尽心反思,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手段。此种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手段可以让教师与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得到关于学生学习的更多数据信息,可以依据这些资料读学生学习方案计划进行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2.表现性评价策略
        表现性评价策略主要指的便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的反馈信息,是学生在实际学习环节的具体表现以及教师促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可以让小学生利用自身学习的数学知识,充分表现自身能力,提高学生理性思维之中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遇到此类数学问题有能力进行解决,利用此种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不再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为中心,而要保证学生学以致用。此种评价手段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同时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教师在开展表现性评价策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课程评价的内容进行确定,对学生表现的任务进行提前设定,并要对每一个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评价。
        比如,每一套名著需要60元,如今教师需要买4套名著作为对表现优异学生的奖励,请学生们估算一下,如若教师仅仅带200元钱去书店购买,能不能买下4套名著?在此类小学数学问题上,便会有很多学生运用乘法计算得出结果:“60×4=240”,显然教师仅仅带200元是不够买回来四套名著的。还有部分学生会在思考,如果直接买肯定是不够买四套名著的,但是如果教师真准备买四套名著,可以与老板之间商量价格,如若老板同意,那么就可以实现300元买四套名著的目的了。从这一数学问题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具备不同的考虑问题角度。在课程背景下,两个答案都应是正确的。第一名学生使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到的数学思维对数字开展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并没有深入日常生活进行探究。第二名学生是以买到足够名著作为最终目的,以实际需求出发,想尽各种可利用的条件达成自身目的。因此,从这一小学数学实际问题中可以看出,表现性评价是具备多元化、综合性的一种评价方法,其可以直接观察到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思考问题所选用的思维方式,也可以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任务完成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力与自信心进行考量,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以及对待数学的想法进行考察。
        但数学教师选用表现性评价策略时需要对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进行仔细选择,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于此种方法。如若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运用表现性评价手段,则会阻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因此,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两种评价策略,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成绩与综合能力水平。
        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中的学业评价策略必须做出一定程度变革,才可以有效满足当前教学需求。传统老化的评价模式过于单一,只能反馈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必须要对发展性评价策略与表现性评价策略进行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淑芹.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探究[J].华夏教师,2019,(11):7-8.[2]王志侠.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8,(94):94.
[3]于立娜.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12):83-83.
[4]梁艳玲,张丽华.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J].新课程•上旬,2015,(2):105-105.
[5]王向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J].知识经济,2014,(15):172-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