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丽 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数学由于具有超高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科,正常的小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都会存在困难,更不要说那些具有听力障碍的聋哑学生了,他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与阻碍将会更大。相关的小学教师想要有效的提升聋哑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与效率,就需要积极的创新自身教学方法,注重聋哑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展,让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来看待数学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聋哑学生;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53-01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特殊教育越来越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聋哑学生大多天生就失去了听力,他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想法,更加听不到他人的表达,因而他们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学习时就会存在较大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教师就需要秉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其数学学习中的不足,并根据聋哑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习惯,积极的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才能将聋哑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
1、现阶段聋哑儿童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主要困难
在当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聋哑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源自心理方面,从长时间的教育实践结果来看,聋哑学生只是在方块计算或者是数字抄写方面与普通学生智力水平具备相似性,其他方面均处于薄弱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聋哑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与正常学生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加之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集合逻辑、推导、抽象性的课程,因为聋哑学生自身具备缺陷,导致此群体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知识,在思考方面也存在一定阻碍,导致聋哑学生的内心受到许多伤害,从而出现懈怠、厌学等情绪。同时,班级中聋哑学生普遍没有学习兴趣,促使课程教育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2、聋哑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1巧用直观优势教学
人们的认识都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 , 聋哑儿童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 即直观教学 , 这对聋哑儿童来讲 , 显得特别重要 , 这是因为聋哑生抽象思想能力不够发达 , 形象思想还占优势 , 在教学中不要把直观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因此不应该把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只会“用手摸 , 用眼看”的水平上。比如视觉鲜明的几何形状或者数字模板等。在提供几何类教辅材料时除了抽象几何外,可以提供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状模型,如圆形的轮胎模型、三角形的房屋模型、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桌子模型等。这些工具视觉冲击性较强,学生可以获得很多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几何数学问题的解答。
2.2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将可以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促使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扩散,并能够缓解上课时所带来的的无形压力,进而在快乐中获取大量知识;同时儿童的课程内容与游戏之间也可以进行很好的融合,以便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推动力。因此,在聋校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的组织聋哑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将可以在游戏与数学教学所共同创设的良好学习环境中,促使聋哑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2.3巧联生活实际教学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聋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给聋哑学生提供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使他们感觉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相应的生活游戏,以游乐园和夜市中常见的套圈为例,引导学生站成一排,在 2cm 没以外的地方设置物品。而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提出,应该围绕物品站成一个圆形,以物品为圆心,2cm 为半径,大家站在圆周上,这样才能够体现公平。事实上,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表明其切实体会到了圆周到圆心半径相等的原理,并将其应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让聋哑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并引导聋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聋哑学生在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中,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聋哑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巧循发现规律教学
聋哑儿童的认识活动是按一定规律向前发展的。它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的过程。数学教师一定要依据他们的认识的发展规律去进行教学,才能使聋哑儿童顺利地进行学习,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1)学生年龄特征的序,数学教学要适应聋哑儿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聋哑儿童的入学年龄一般要高于健全儿童。而在教学上的进度却要慢于健全儿童,普通小学六年的教材聋哑学生要用八年时间学完,教材本身就是考虑到聋哑儿童的接受能力。(2)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序、聋哑儿童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无知到有知,由少知到多知,由初步认识到深刻认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是从会到熟,从正确到迅速,从简单到复杂的。这样,循序渐进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聋哑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习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进而结合聋哑学生的特殊性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并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聋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提升聋哑学生的学科素养,促使其数学知识得到充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聋校数学课堂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蒋丹林.绥化学院学报.2015(10)
[2]思维导图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陈秀,王义芬.课程教育研究.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