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小学艺术教师依然短缺的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张金成
[导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音乐、美术器材按国家标准的配备,硬件设施设备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加强,但艺术教育教学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与开展,其主要原因还是音乐美术教师依然严重短缺,笔者就此以县域内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张金成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张安屯中心校  655102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音乐、美术器材按国家标准的配备,硬件设施设备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加强,但艺术教育教学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与开展,其主要原因还是音乐美术教师依然严重短缺,笔者就此以县域内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艺术教育短缺农村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51-0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
        一、农村小学艺术教师现状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抚慰心灵,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未来会幸福和快乐,那么这种幸福和快乐从何而来?是从孩子的内心而来,而艺术,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能够在孩子内心播种这颗幸福和快乐的种子,这颗小种子如果培育得好,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小学艺术课程的开设, 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一些农村小学, 由于教师资源匮乏, 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这些课程形同虚设。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艺术老师不但在数量上明显不足,而且大多都是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甚至都不具备艺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填不上专业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根本都上不下来一趟艺术专业课。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的艺术专业教师确实是以开设艺术课程而专门招聘的艺术教师,但到了学校之后,由于教育部门的考核评价机制基本不涉及艺术课程,学校方面为加强对考核涉及学科课程的教学等方面的因素,这些艺术专业教师所承担的主要学科教学是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艺术课程的教学却成了临时兼职,甚至完全丢弃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云南省D县2020年共有小学43所,教学班323个,在校学生数8235人,有音乐专业教师30人,美术专业教师26人,音美教师稀缺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而且真正意义上专门承担艺术课程教学的音乐专业教师有6人,美术教师仅有3人。这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县,农村小学校分布更广,偏远地区更多,艺术课程的开设更令人担忧。
        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教师队伍的差距,缓解了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短缺的问题,但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师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示,全国累计评估数量已达2,717个县,2018年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的338个县中,农村中小学音乐、美术器材按国家标准的配备,硬件设施设备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加强。


但有257个县缺少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外语、信息技术教师2.8万名。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也显示,在35个基本均衡实地核查县中,有25个县不同程度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共缺2095名,此问题在农村学校更为突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通过评估的全国近三千个县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外语、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师依然十分短缺,而其中音乐、美术教师的空缺会直接导致当地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开展的完全停止,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农村小学艺术教师短缺的原因分析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农村小学有很多民办教师,他们是学校教学的中流砥柱。在那个没有更多娱乐活动的年代,这些教师上学时学了许多艺术知识:会识谱,会画简笔画,会一些简单乐器的吹拉弹唱,他们担任小学生艺术课绰绰有余,当时的农村中小学虽没有比较充裕的专业教师,但课程却能正常进行。上世纪80、90年代,国家为了缓解中小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招优秀毕业生到中等师范学校,给个干部身份,城市户口,学习三年后,回到乡村学校当老师。其中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专业师范生,这类师范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学校,一度时间成为了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教育的顶梁柱,但随着21世纪初素质教育的推进,城区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区学校艺术教师吃紧的情况下,学校和艺术教师情投意合,大量农村小学的艺术教师调往了条件优越的城区学校,农村小学的艺术课程又成了一种摆设。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政策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也补充了相当一部分的艺术专业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但随着各地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乡镇还是乡镇,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城市规模突飞猛进的扩展,城区学校也在扩建,需求教师相应的也在增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时补充到农村小学的艺术教师又重蹈覆辙,如同21世纪初情况一样,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被陆续选调到了城区学校,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的艺术专业教师。
        从当下农村中小学的现状来看,艺术师资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乡村教师走向城镇的“流动潮”导致艺术教师严重匮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热愈演愈烈,尽管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努力对乡村学校给予政策等方面的倾斜,但仍有不少乡村教师在各种政策或各种渠道推动下进入城镇学校,这就使得农村学校本来短缺的艺术教师更加稀缺,开齐开足课程对于乡村小学来说几乎是很难做到。
        本来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只作为一种检测,与初高中考试相差甚远,但很多地方的考核评价制度已使小学教育也围绕在中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经过数年打磨,形成了一个以语、数、英为主体的强势“师资圈”,而音、体、美等所谓的小课教师,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缺乏艺术师资,谈相应课程的开设只能是一句空话。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师资不足,就使艺术课程形同虚设。特别是现在有的农村中小学编制十分紧张,能把那些必考科目的教师凑齐都不容易,更顾不上开设艺术科目课程。
参考文献:
范先佐,《中国知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高江海,《教师博览•科研版》《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短缺的有效策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