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殷宗楷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殷宗楷1 郭岑2
[导读] 摘要:住宅建筑已经成为当代居民共同关注的建筑形式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需要重视对住宅建筑进行科学设计,尤其要做好公共空间设计,体现出住宅建筑的现代化特征,即人性化与智能化。
        武汉中合元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住宅建筑已经成为当代居民共同关注的建筑形式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需要重视对住宅建筑进行科学设计,尤其要做好公共空间设计,体现出住宅建筑的现代化特征,即人性化与智能化。在进行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时,要关注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以此为重要前提,加强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实践,并实现住宅建筑整体的生态化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分析,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公共空间设计
        引言
        在新型商品住宅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居民之间的联系日益减少,由于邻里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开始逐渐显现。从根本原因来看,在于现代人群的生活习惯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得现代城市商品住宅空间布局发生了显著改变。所以如何在满足住房利益的前提下,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设计,营造出适应传统人际关系发展的平台,是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与人文理念的体现。
        1住宅公共空间的定义
        住宅公共空间就是指在住宅区域内举行一些公共性的交往开发空间,另外也可以指一个住宅建筑实体存在的开放区域。比如,小区内的绿化带、小区道路、小区中心活动区域等,这些都是住宅的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小区的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而且还可以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2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公共空间体现了城市的精华元素与本质特征,具有独特性。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创造的空间,不仅是提升城市软环境质量的有效保障,也是满足社会自然和人类高层次交流的基础性条件。所以公共空间设计必要性非常明显,因为他作为大众生活的主要场所,能够让大众的行为产生不同体验,而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设计也包含不同类型的居住条件,多样化的形式特征也成为当前设计的主要问题。毫无疑问,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是提高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代表一个住区乃至城市的形象。从居民的角度来看,住区公共空间既代表着归属感,也是个人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基础条件。
        3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3.1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1)细节设计。在对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要关注公共空间的整体环境构造,要提高环境的适宜度,使其更加优美,同时能够满足不同时节的观赏以及实用需求。以夏季为例,在进行环境设计与布置时,要确保有遮阴树木。对于小区居民而言,其需要一种安静的居住环境,因而要在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做到动静适宜,尽量降噪。在对住宅建筑的步道空间进行设计时,要强化其中的宅间小路、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等的设计,要确保道路系统之间的连续性。在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还要做好对空间内基础设施构造等的高差的控制,要在公共空间内设置座椅等休息设施,同时要布设停留回旋空间。在对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出入口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居民生活的便捷程度,尽量使出入口与小区商场、超市以及街边店铺等对接。在对公共空间内的步行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形成道路与住宅单体以及配套住宅建筑之间的连通设计,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3.2外观设计
        在外观设计过程中,小区建筑都需要符合简单大方的特点,通常都会采用浅色颜料,辅助搭配其他颜色,从而使得小区建筑墙体与周围环境相符合,带给人们良好的体验。小区外观以简洁为主,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形象,将墙体与阳台灯合理的区分,显得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而且有些小区还利用立面的材质对屋顶进行更加精致的设计,选择合理环保的墙体材料,使得小区建筑设计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一致,满足小区生态建设需求。

小区建筑立面应要具有经济性,坡屋面可以与现代设计观念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现代艺术化的住宅小区外观,简单的装饰线角;对铁艺栏杆等进行适当的点缀,使得建筑物更加符合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可以真正为购买者带来更加舒适和优质的体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小区形象,促使小区完善发展。
        3.3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应用
        住宅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经济资源和能源,所以,应加强新能源和新技术在住宅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采用曲面玻璃的设计理念,由于曲面玻璃整体具有通透性,当太阳光进行照射时,就可以保证室内具有充足的采光,同时可以加强建筑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循环,这样就能够节约室内照明和通风需要的电能,真正实现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在夜间,曲面玻璃还能够将室内的光源投射出去,这样就能够生成外部照明光源,体现出了独特的生态设计理念。不难发现,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和大自然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从而为住宅建筑生态理念设计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另外,艺术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也应以天然材料和元素为基础,它可以用简单而优雅的图像增强住宅建筑内部空间的自然氛围。可见将生态设计理念应用在住宅建筑内部设计中,不仅能够增强整个城市的活力,还能显著地促进当地城市的繁荣化进程。
        3.4公共空间提升居民道德水平设计
        “诗意地安居”理应成为现代社区居民和社区生活追求的目标,社区理应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社区邻里关系理应由“老死不相往来”变成“守望相助”,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行动来实现。公共空间的营造行动,就是要通过对公共空间和居住现状的考察和反思,改变社区封闭性、隔阂性、单调性和乏味性等特征,重新打造充满人文精神、具有人情味、能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美丽公共空间。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会对邻里交往模式和邻里道德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如有些高层社区,从第七层开始,每隔五层就设置一个公共层作为空中庭院,供居民活动和使用;有些小区公寓的底层不住人,而是专门作为公共活动中心,方便老人和小孩在此聚集,消除独门独户的孤独感;有些小区公寓充分开发和利用顶层空间,方便炎热的夏季小区居民共同乘凉、休闲以及彼此交流,这些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和设置,值得未来深入探索。
        3.5重视公共空间内休闲广场的位置
        休闲广场是高层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广场是重要的社区居民交流平台,所以社区内休闲广场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开发商在设计时将休闲广场设计到社区区域范围内的核心位置,规划社区内的集中用地,将休闲广场的区域提前预留出来,保证该区域能够拥有较多的人流量从而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另外社区内休闲广场形状也是非常重要的,过于狭长的休闲广场往往比正方形或圆形休闲广场有更小的人口聚集能力,因此在设计之初开发商也要把休闲广场的位置和形状均考虑到设计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公共空间设计问题需要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融合多学科领域知识,充分了解人际交往对空间环境的促进作用,对当前公共区域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与设计,旨在为今后的住宅建筑领域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改善现有的城市住宅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双杰.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门窗,2019(18):139.
        [2]王奕杰.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城市建筑,2019,16(08): 97-98.
        [3]林姿彤.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设计,2019,32(04):96 -97.
        [4]姜延龙.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9 (05):33.
        [5]孟存向.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