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钧艺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施的中介,具有意识形态性、互动性、时代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现实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冲突、政治话语与个性话语的阻隔、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脱节、主体话语与客体话语的失序等现实困境。高校应该坚持实践性、时代性、主体间性原则,通过建构话语理念革故鼎新、优化话语语境融合更新、坚持话语内容与时俱进、实现话语形式转换创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
        引言
        作为新媒介和新技术,全媒体以其不可比拟的传播性、交动性、融合性、便捷性等优势,以多维度、全方位、无缝式样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体系因此发生了促融性嬗变,形成了全媒体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样态。这不仅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主导、以单向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固有范式,转向以媒为渠、“因媒促融”的新主流方式,而且颠覆了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惯性思维和方法,转向以内容为王、注重跨界融合及受众需求为新的考量标准。因此,如何迅速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样态,并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亟须突破的重要课题。
        1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扩招政策实施后,高校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大学生这一优秀青年群体思想不偏差。党和国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和吸纳优秀的大学生成为学生党员,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通过各种形式的支部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学生思想的先进性,培养新时代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
        2.1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计算机网络为新时代的教育方式提供了革命性的改变,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教学极大地补充、支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互联网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今时代,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是成为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必然要求。新媒体产生于信息时代,以数字杂志、博客等为表现形式,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在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伴随时代的潮流而做出了改变,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主流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新媒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直观的了解,利用新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情绪状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此外,网络的发展,语言也跟着变化,老师要想深入到学生中去还要对网络语言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接受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通过新媒体等虚拟的空间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其中,进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同样是受利者,新媒体的普及与推广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很大的效用,对学生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和个性化心理的发展等都有促进作用,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2.2实现话语形式转换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时,必须对现时话语进行“重构”,即将话语进行适度转译,使之更加大众化、通俗化,具体来讲要做到“四个转换”。一要实现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内容普遍具有体系化、系统化、抽象化特点,加上大学生大多理论功底还不够厚实,在话语实践中如果只是照搬原文字句,教育者难以传达理论精神,受教育者也难以领会理论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必须对原有理论话语进行转译,尽量把抽象的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平实朴素的话语,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二要实现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精英话语是指由领导人掌握的话语,一般以讲话稿、政策文件、文本内容等形式呈现,具有宏观性、权威性、指导性等特征,精英话语要走进大众内心世界,为群众所掌握,必须走进大众生活,融汇生成与受教育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化语言,才能提高话语感染力和吸引力。三要实现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时代相吻合的话语。为此,高校必须坚持继承、创新的原则,首先要剔除其中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并继承传统话语中具有生命力的话语内容,转化为与新时代和新的语境条件相符合的现代话语。四要实现灌输话语向情感话语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话语主客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倡导公平、对等的话语交往,高校管理者必须在新的语境条件下,增强话语情感因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达到教育效果。
        2.3促进话语语境融合更新
        语境是话语生存的土壤,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是受教育者学习的主要平台,高校必须善于运用并优化话语语境,主动占有网络阵地,才能不断丰富话语内容。首先,要提高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的媒介素养。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信息良莠不齐,对于高校而言,许多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期,极易受到外界干扰或诱惑,高校应该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增加有关媒介素养的课程,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网络真假和是非。除此之外,高校教师作为主要教育者,应该首先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主动了解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并利用新媒体手段建立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方式。其次,要提高媒介引领力。教育者要充当网络正面榜样,在网络话语使用上站稳基本立场,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正确的表达与交流。同时,加大对正面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弘扬主旋律,形成传播正能量的媒体舆论环境,净化网络空间。再次,要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网络是西方势力渗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广泛且隐蔽,高校必须改进技术,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跟踪,加大对主流思想、主流舆论的推介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代表主流的正面话语,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抢占阵地。
        3结语
        量性评价聚焦的是学生受教育结果的有效性,通过教育结果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忽视了人本性执行过程,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被动性。质性和量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兼顾了执行过程人本性及教育结果有效性的综合考量,充分发挥出了全媒体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用优势,使得新思想政治教育变得不仅有力度和深度,更有温度和质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谷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4,(3).
        [3]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4]党评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5]闫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