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要点分析 杨佳怡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杨佳怡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若不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最终只能造成前期的施工建设前功尽弃,种植好的植物最终腐烂,浪费设计者的意图。
        杭州南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园林绿化若不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最终只能造成前期的施工建设前功尽弃,种植好的植物最终腐烂,浪费设计者的意图。只有实现后期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园林绿化的所有工作。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广泛建设在景区、城市公园等场景中,起到了美化环境、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作用。为了使绿化植被长期保持良好、美观的生长状态,管理者应当深入分析绿化工程的养护要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养护工作效果,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
        1园林绿化养护工程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对自身周边的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城市环境以及生活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等方面都会直接受到园林绿化工程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园林绿化工作对于后续城市环境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园林绿化本身缺乏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导致在城市居民提出一些新的需求时往往不能快速给出解决方案。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实施工作来说,直接受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的影响,所以说,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程是保证施工质量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在城市后续绿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群众的要求往往会与建设完成的工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时候想要保证工程本身与群众实时变化的需求相一致,就必须要做好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的分析
        2.1养护技术人员专业的缺陷和限制
        现在很多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都是由非专业的工作人员完成,这从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园林绿化养护的标准,并且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撑,许多绿化植物就不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去管理和养护,这就给园林绿化带来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现在许多的养护人员都是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按照自己以往的一些种植经验去养护园林的绿化植物,在实际操作当中问题层出不穷,自己的潜意识里认为园林绿化养护只是重复性劳动的一种,在植物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造成园林绿化养护的局限性。
        2.2忽视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
        现在许多有关园林绿化植物的管理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员只是认为绿化植物的成活率才是最重要,其他方面的管理可有可无,对于成活率毋庸置疑是很重要,但是绿化园林的后期管理也是园林绿化养护的一部分,只有合理的管理才能够保障植物的存活率。忽视园林绿化管理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植物状态不佳,病虫害严重。这样一来园林绿化就没有达到它本身植造的效果,不仅没有提高存活率、发挥它的观赏作用和绿化作用,还降低了整体景观品质。
        3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
        3.1植被绿化修剪
        3.1.1乔木的修剪
        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乔木的修枝整形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三股六叉十二枝”及“杯状形”树冠作为行道树、高大乔木的固定修剪标准,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当今城市园林快速发展,园林技术人员应采取更切合实际的修剪方法,以顺应现代园林养护的需求。在实践操作中,管理者应根据立地条件、设计意图,将疏剪、短截、缩剪等修剪方式灵活运用,采用自然结合型修剪方法,合理疏剪树冠内枝条,增加通风透光条件,使树木生长旺盛。还要按照园林景观的需求,采取短截、缩剪的方式,改变枝条的生长方向和角度,调节每一级分枝之间的距离,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3.1.2花灌木的修剪
        灌木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植被类型之一,管理者在修剪时应当秉承以整形为主的思想,多采用轻剪的方式,同时配合疏剪技术,将徒长、枯萎的枝条从基部剪去,强化灌木的美观性。对于早春开花类植物,其花芽都在去年生枝条上形成,所以冬季不可重修剪,应剪除枯枝和秋梢。以棣棠的冬剪为例,操作者应进行疏枝,剪除细弱枝,不可重剪或短截,以免影响开花量;花灌木的花后整形修剪,最佳时期应在花后1-2周进行适度修剪;多次开花的树种,在花后应进行重剪。如:月季花后应在5枚叶处剪除,一般45d左右,就会再次开出丰满花形。
        3.2施肥管理
        施肥是改善土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促进土壤温度上升的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加丰富的养分,也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促进植物根系更好地进行生长。早春和秋末是植物根系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需要施用大量磷肥,促进植物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植株的抽芽发叶时期,植物细胞分裂极快,叶量增多,植株体积增大,此时需要施用大量的氮肥,为细胞的分裂和组织的形成提供充足的养分。尤其要注意,不同的树种的不同生长期要施用不同的肥料。
        3.3病虫害防治
        城市园林的病虫害防治是园林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要综合考虑环境、成本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放宽防治指标,有效控制病虫害。首先,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相关工作,落实植物检疫工作,同时要注重植物养护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其次,要合理配置不同的植物种类,配置时尤其要注重不同植物的病虫害问题。最后,也要加强护理管理,不断促进植物自身的抗逆能力的提高。病虫害受生物长势的影响,一定要实时关注植物的长势情况,及时对长势不好的植物进行除虫、浇水、施肥以及除草工作,不断增强植物的抗虫能力,同时,也要注重秋冬季节的剪除枝叶工作,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帮助植物过冬。
        3.4灌溉浇水
        3.4.1浇水注意事项
        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中,灌溉浇水环节直接影响着绿化植被的生长效果,因此,管理者应当把控好灌溉的效果,有效满足绿化植被的水分需求,促进其健康生长。当花木进入休眠期时,应减少或停止浇水。当花木逐步开始进入生长期时,浇水量需要逐渐增加。待到生长旺期,浇水量要充足;在夏季,由于土壤温度高,如果突然浇水,会使土壤温度骤然降低,对植物根部造成刺激,影响其正常吸收水分,所以要避免在夏季中午浇水,应当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在干旱的高温季节,管理者应增加浇灌的次数,保持空气的湿度。特别是对喜湿润环境的花木,如山茶、杜鹃、玉兰、栀子等,要保持空气湿度在60%以上才能正常发育。而对于叶面有密集茸毛的花木,不宜对叶面喷水,尤其不应在傍晚喷水,否则易引起叶片腐烂。如:大岩桐、非洲紫罗兰、蟆叶秋海棠等。
        3.4.2灌溉系统构建
        就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来看,管理者需要在灌溉浇水过程中注重节水设计,并构建自动节水灌溉系统,来降低水资源的耗费,提高绿化工程养护技术水平。在灌溉系统构建中,当前人们已经能够将GPS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基于智能化控制,构建出有效的节水灌溉系统。在灌溉过程中,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测定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然后结合周围的气候条件,测算出植被所需水量以及最佳灌溉方式,提高灌溉工作的准确度,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整个灌溉系统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非常适用于景区、大规模公园中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能够提高绿化工程管理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有助于城市小气候的改善以及环境的美化。在绿化养护工作中,抓住养护技术要点可以减少绿化景观的损伤、保持绿化植被的整洁、为植被提供充足水分、促进植被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韦盛波.探讨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29):62-63.
        [2]许振彪.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探讨[J].现代园艺,2019(19):213-214.
        [3]柯勇.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要点探究[J].现代园艺,2019(16):203-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