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厦门)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省 361000
摘要:全钢爬架是近几年国内开始推广应用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在实践中,全钢爬架表现出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等优势。铝模板则能够承受较高的施工载荷、混凝土侧压力,成型混凝土外观质量相对较高,可实现模块化、参数化施工,施工效率较高,且铝模板能够多次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我国近几年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需要深入探究全钢爬架、铝模板的搭配施工方法,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全钢爬架;铝模搭配;施工
一、绿色环保视域下铝模设计优势分析
为配合全现浇混凝土外墙体系的发展,铝合金模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铝合金模板的应用对推进建筑节能环保和建筑工业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并具有现实操作意义。铝合金模板具有诸多优势:第一,铝模板标准化程度高,建筑设计中可操作性较强,可极大提升工程效率。第二,铝模板可多次周转使用,极大降低了建筑成本。且使用损坏后还可回炉重熔,全部被重新利用,利于环保。第三,铝模板具有较高强度,铝模板质量合格率较高,一般不会出现爆模、漏浆等现象出现,可达到清水墙面效果。第四,对铝模板进行设计,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质量,完美的呈现设计意图。
二、全钢爬架与铝模配合施工的优势
1、可加大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如果单一使用爬架施工或使用双排手脚架进行施工,则无法实现对五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进行快速施工,在随着施工楼层升高的过程中,主体施工在结束后其外观装饰则会逐层下降,且如果施工时使用双排手脚架不仅需要耗费较长施工工期,同时也会加大对扣件、钢管、安全网等多种材料的使用,而使用全钢爬架配合铝模施工可加大对这些成本的节省,且拆除后的铝模模板表面整洁,不需要进行抹灰等处理方式,既能够省去部分费用,同时也可提高铝模与爬架的利用率。
2、可降低人工费用支出。针对爬架、模板进行安装及拆卸时均属于一次搭设工程,不需要反复拆搭,可操作性强,安装及拆除过程简便,对人工的要求相对来说较小。架体升降过程中多以机械设备为主,对于人员的需求度较低,只需要人员会简单的指令操作即可。铝模与木模板相比较而言耐用性、抗腐蚀性等均较强,且在安装过程中对人员的需求数量相对来说较少,技术性低,可节省大量人工成本和人员数量。
3、施工风险相对来说较低。一方面,使用爬架可借助自身升降系统进行调整爬架高度,降低了对塔吊设备的需求,且在升降手脚架过程中会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部封闭,且爬架具有防火等优点,同时不需要设置过多安全防护栏,保证安全的同时降低部分成本费用;另一方面,铝模模板主要以铝合金材料为主,不需要使用短锯等工具进行下料,组装后其整体性强,不会出现变形等情况,提高施工质量。
三、全钢爬架施工技术
因工程高度过高,为确保结构稳定性,40层以上开始内敛,内敛层底板设置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将安装在楼板上的导轨、爬升挂件等转移到钢立柱上,以满足整体爬升施工要求。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由钢支柱、底部挑梁、连系杆、螺杆、拉杆等构成,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固定在组合钢梁上,支柱定位根据导轨的具体位置进行调整,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中间、顶部则通过拉杆进行有效固定,以确保拉杆将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构成一个整体,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侧面通过螺栓连接爬升挂件以及附着制作,支持全钢爬架的有效提升。
1、施工过程
设计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安装连杆、底部挑梁、底部斜撑→设置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附着支座→1次爬升→内敛层结构安装→预埋拉杆→设置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上部附着支座→二次爬升。
2、施工方法
根据专项研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采用集成式附着升降全钢爬架,爬架由提升系统、支撑系统、控制系统、防坠落围护体系、折叠脚手架单元等构成,集成式附着升降全钢爬架高度为19m,结构外层为悬挑板,通过设置钢挑梁,然后再设置附着制作、爬升吊挂件进行施工。A楼因功能需要,40层以上支架需内敛,因此需要设置特殊钢立柱转换系统,施工方法在常规全钢爬架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具体表现为:①用槽钢焊接钢立柱,同时将钢夹板直接焊接在钢立柱各处,夹板中间钻出螺栓孔,通过螺栓来实现支座的有效连接;②底部挑梁是保证全钢爬架正常使用的基础,在地面设置全钢爬架加工场,实现钢夹板、连接钢板的有效焊接。为便于施工,在地面将底部斜撑、挑梁、钢立柱等以焊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三角稳定体系;③安装工作完成后,通过发出指令开始控制全钢爬架提升,提升过程中可让整栋楼集成升降操作平台同时提升,也可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分区分组提升,为避免提升过程中出现误差,采用提升行程为5m的环链电动葫芦实现有效传力;④一次提升结束后,进行内敛层施工,需着重控制焊接质量,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铝模板以及其他施工材料产生的载荷;⑤通过螺杆调整钢立柱中部附着支柱下的连接孔、吊挂件等,以支持二次爬升。
四、铝模板施工技术
铝模板载荷取值选择A楼中厚度最大的楼板、截面最大的梁体、尺寸最大的剪力墙进行演算,分别设置出梁、板、墙的组合设计参数,其中厚度130mm楼板组合设计值为10.46P/(kN/m2)、梁体组合设计值为56.9P/(kN/m2)、墙体组合设计值为51.51P/(kN/m2)。根据A楼设计图纸,分别设置梁、板、墙模板的组合形式以及配置形式。
1、模板安装
铝模板施工过程为:放线→标高抄平→安装墙体模板→安装柱体模板→安装梁体模板→安装楼板模板→检查模板垂直度→检查模板平整度→检查模板稳固性→加固→浇筑混凝土。
模板安装遵循“墙柱优先、梁板顶板随后”的原则,安装完成后,再施做外围线条以及对模板进行再次加固。为确保模板体系侧向稳固性,所有模板均从角部开始循序安装。墙体铝模板从墙角开始安装,根据模板编号逐步延伸,每间隔300mm安装一处销钉,每面墙体模板在封闭前,应对销钉的垂直度进行检查;墙板模板安装后开始架设楼面龙骨,根据模板编号开始安装顶板,相应的支撑杆应保持固定,且需要将支撑杆调整在适当位置,以确保模板的稳固性、平整性。
为便于后期拆除,模板固定用销子均设置在模板内部,在安装过程中,若发现存在尺寸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另外,为确保安全,本工程设置专人、专职对模板体系稳固性进行检查,同时转项负责安排模板的拆除、流转。
2、快拆体系
“快拆”是铝模板体系的优点之一,该工程所用铝模板采用了模板快拆设计,该工程标准层模板施工在4d内完成,其中2d用于安装模板,在达到快拆标准后,模板即可周转至上一层进行施工。铝模板体系支撑杆间距为1.2m,间距在2m以内,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50%时就可拆模(支撑体系不可拆除、底模不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时拆除底模(不拆除支撑体系),模板拆除后可运输至下一个流水程序机继续使用,材料周转率极高,施工效率极高,施工成本也可得到有效控制。
结束语
本文围绕全钢爬架与铝模相结合的方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设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从施工速度的角度入手,将其与传统木模爬架的方式加以对比,结果表明全钢铝模爬架可有效缩短工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被引入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
参考文献
[1]郑欣平.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设计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9(12):52-53.
[2]水龙飞.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的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8(20):86-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