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测绘中的GPS测绘技术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黄春来
[导读] 摘要:GPS技术作为重要的新技术之一,其有着精确度高、操作方便的特点,成为了目前建筑工程测量准确的关键。
        身份证号:45282619760515XXXX
        摘要:GPS技术作为重要的新技术之一,其有着精确度高、操作方便的特点,成为了目前建筑工程测量准确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通过研究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改进与优化。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绘;操作步骤
        引言
        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情况下,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测量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建设速度。与此同时,测绘技术的革新也加快了建筑工程测量速度,GPS测绘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新型测绘技术,通过将GPS测绘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当中,对提升建筑工程推进的有序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1在建筑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
        1.1测量准确度高
        在传统测绘过程中,通常都会选用布置控制测量网的方式来开展工程测量活动。控制测量网的密集度较高,同时受到区域遮挡物、人为操作能力、检测设备精准度等因素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容错率相对较高。对于要求精准度越来越高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其应用价值也在不断降低。GPS技术是通过地球卫星对目标区域数据进行采集的方法,其测量精准度可达0.1mm,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属于对控制测量点的静态测量,测量准确性也比传统技术高出许多,并且数据信息直接通过传感器传输到计算机上,减少了操作人员读数错误的情况。
        1.2工作效率高
        在传统工程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技术人员需要在待测区域布置多个控制测量点,对测量点的设置、测量、读数、核算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且在最终测量误差过大,不满足既定的测量要求时,还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测量,增加了更多的成本消耗。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缩减控制测量点数量,尤其是在地势平坦的待测区域,该技术的辐射半径可达5km,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建筑工程测量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而且GPS测绘技术可以确保每次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降低重测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1.3中间过程不用校核
        由于传统工程测量工作中,主要依靠人为读数来进行控制测量点数据的统计,因此,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在完成数据测量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校核。例如借助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点数据采集时,会通过测量前视镜与后视镜的方式来统计数据,如果数据差异性较大,表明数据存在问题需要重新检测,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其测量中间的过程不需要进行校验,只要初始状态下相关仪器设备精准度、摆放位置满足应用要求即可,在施工工期较紧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节约大量的测量时间,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1.4操作步骤简单
        在传统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测量仪器为全站仪、棱镜、锚杆、直尺等,在正式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调平、精度调试等工作,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总量,并且需要提前对检测人员展开培训,从而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顺利推进[2]。GPS测绘技术与计算机设备进行串联,其自动化检测水平较高,在开展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时,可以自主完成待测区域的测量工作,而对于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从而节约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开展的人力成本投入。
        2建筑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定位技术
        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GPS静态定位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整个精密控制网的完整布设,以此来实时监管目前建筑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形变情况,及时对发生的偏差进行修正,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可靠性。同时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建筑工程的示意图比例进行调整,使其可以满足目前建设进程判断的应用需求。

除此之外,在定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待测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定位测量,且测量精度也可以满足应用需求。GPS测绘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同设备之间的测量精度等级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来进行选择,以提升测量数据的适用性。
        2.2定线测量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开展的基础便是完整度与准确度较高的定线测量技术,在传统测量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来共同完成这一测量工作。而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由一人自主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确定起始桩点位置,定线测量过程中,会对所有待测点进行编号,在输入相应参数指标后,设备便可以开始测量工作,此时关联的显示屏上面便会显示出实际测量数据,校对两组数据之间的偏差值,即使在校对过程中,出现参数输入不准确或误差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人工调试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定线测量的准确性[3]。
        2.3控制测量技术
        在建筑工程设计规划阶段,测量人员不仅需要测量作业区域的相关数据,而且还需要对周围正在建设或者准备建设的区域数据进行评测,结合检测结果来确定此类区域对于本区域建设的影响,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确保整个工程推进的有序性。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待测区域进行模块化处理,借助GPS测绘技术快速采集相关信息,缩短了勘察期与设计期之间的时间差,有效提升了工作开展效率。
        2.4放线测量技术
        与定线测量相对应的便是放线测量技术,放线测量属于贯穿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工作,在开展测量工作时,其主要考虑的问题为测量精准度与建筑工程空间布局问题。GPS测绘技术可以辅助该工作的顺利推进,将测量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满足放线测量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放线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结果的记录格式进行统一,以便于后续数据计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筑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应用的改进与优化
        3.1 GPS技术层面
        在工程测量过程中需要基于基准点精度进行复核起算,与常规仪器进行工程控制测量一样,需要保证起算点和观察点的位置分布合理。为了减少GPS测量误差,主要方式有两种:(1)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地规避和清除遮蔽物;(2)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或GPS信号强度。虽然GPS高程测量具备一定的精度,但是由于GPS测量的控制点必须使用常规仪器进一步进行水准检验,才能更好地保证测量精度满足城市测绘工程建设标准。
        3.2工作人员层面
        城市测绘数据误差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工作人员的操作误差。因此,应注重培养GPS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应定期组织专业的技术培训,积极引进和推进规范测量操作规程帮助测量人员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其次,对于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的人员,可以通过制定并贯彻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减少测量人员在使用GPS技术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可能性;最后,应合理细化测量工作步骤,并设定明确的测量计划和测量目标,保证测量工作严格按照测量流程和制度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GPS测绘技术已经在许多的行业领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建筑主体类型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与施工质量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科学性的应用数据。通过将GPS测绘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当中,对于提高测量数据准确性,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开展有序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海霞.浅谈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居舍,2019(22):79.
        [2]邱锡寅.浅析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8):154-155.
        [3]林胜松.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改进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24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